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15章 重武轻文(1/2)

    朱高煦回到京师后,先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原各卫所兵马,暂时先回归各卫所。

    六部尚书分别和原来差不多,只有少许变动,兵部尚书还是刘俊。

    原历史刘俊被派往安南,于明年战死在安南,金忠为兵部尚书。

    这次朱高煦起兵,刘俊一直在京师为兵部尚书,金忠在前线平汉布政使司兼兵部尚书。

    这会明朝经常这样,有时一个部有两个尚书,其中一个挂着职不管事。

    但兵尚的两个侍郎让人大跌眼镜。

    因为之前明朝都是文官担任。

    这次左侍郎为孙亨,即朱高煦的大舅子,他从武将转为兵部侍郎。

    右侍郎为徐安,(徐祥儿子)同样是从武将转为兵部侍郎。

    众大臣已经从这次的改变感觉到以后的趋势,兵部将来,可能用武将的比较多,文官要逐渐被替代。

    吏部尚书还是蹇义,左右侍郎则分别由江仲隆和钱常担任。

    这两人一个是建文帝的大臣,一个是汉王府出身,吏部的配置非常有意义,钱常大伙可能不认识,但蹇义和江仲隆还是证实了皇帝唯才是举的贤明。

    户部尚书还是夏原吉,刑部尚书为云南布政使曹昱。

    原刑部尚书吕震为礼部尚书,工部尚书还是宋礼。

    原左都御史陈瑛是朱棣的狗腿子,历史上多少靖难后的建文大臣和武将,都被他弹劾至死的。

    朱高煦进京时,这家伙也投降的很快,但朱高煦还是把他降为监察御史。

    原右都御史吴中为左都御史,孟善为右都御史。

    这又让人大为意外。

    孟善是靖难功臣,封保定侯,能在靖难中封侯的,都是立下大功的,也是朱棣的亲信,不过后来他投降的快。

    朱高煦夺位后,削去了之前朱棣分封的所有爵位,孟善身为朱棣亲信,居然以武将之职,充为都御史,众文武更感觉到大明重武的气象似乎在漫延起来。

    现在正是开国没多久,重武轻文也正当时,朱高煦现在这么干,朝中也没啥反应。

    然后就是各省布政使司及三司官员。

    基本朱棣任命的都被换了,以前落难的建文系又抬头,还有就是汉王府一些功臣。

    像侯海、钱巽、李默、井盛,甚至李友值,都是布政使,或按察使。

    其中北平改为河北承宣布政使司,北平仍为府,这基本确定皇帝不会迁都。

    北平行在也废掉,原北平行在尚书郭资为北平右布政使兼北平知府,当时也大跌众人眼镜。

    郭资也是朱棣心腹,朱高煦仍然以予重用,这下众大臣心里更放心了。

    另外皇帝又新成立了几个承宣布政使司和都司,很多大臣听都没有听说

    同行任命的武将,都暂时被留京。

    计有顾兴国为河北(原北平)都指挥使,何福为大宁都指挥使(重设大宁都司),韦达为浙江都指挥使,滕聚为陕西都指挥使(像陕西这样以前有都司和行都司的,这次折分为陕西和甘肃两都司)、曹隆为甘肃都指挥使、瞿陶为四川都指挥使、陈文为山西都指挥使、赵贵为河南都指挥使、盛坚为江南都指挥吏(改直隶为江南省)、贺如虎为福建都指挥使、杨云为贵州都指挥使、王友为广东都指挥使、孙霖为云南都指挥使、俞通渊为广西都指挥使、王忠为江西都指挥使、李贤(蕃将)为山东都指挥使,李贤(李彬儿子)为交趾都指挥使。

    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河北,直隶改为江南。

    成立西贡承宣布政使司,孙博为西贡都指挥使,成立旧港承宣布政使司,方延平为旧港都指挥使。

    成立辽东承宣布政使司,靳荣为辽东都指挥使。

    成立大员承宣布政使司,郑铮为大员都指挥使。

    成立长春都司(准备建长春城),赵青为都指挥使。

    成立奴儿干都司(在元朝辽阳行省“征东元帅府“所在地建奴儿干城),杨雷为都指挥使。

    另外像心腹周虎、贺如虎、宋猛等将,先在京营各营为指挥使,暂驻京师。

    与此同时,去年调驻的交趾和云南留守部分兵马已经有返回到京师的,还有一些包括皇帝的家属也快到了。

    沐晟也来到京师,拜见了皇帝,随行的还有各大土司头领,这些土司或派兵参与了讨逆伐恶,或亲自参与,现在都等着封功行赏。

    回京的二月初,朱高煦正式开始为朱棣时期的罪人平反,包括建文时抄家和流放,还有关入教坊司的,统统释放。

    二月初二,朱高煦在东暖阁召见了沐晟,两人密谈了片刻,沐晟离开的时候满脸笑容,应该比较满意。

    其实进京之前,沐晟还是有点担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