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437章 谁的制度更优?(求月票)(2/4)

    但宋制如何,朱高煦也不清楚,他还在等宋礼来汇报。

    李氏无奈,最后还是咬牙选了继藩。

    选完后,她呆呆站在皇帝面前,其实很想皇帝开口让她留下。

    但皇帝没犹豫,挥手叫道:“钟显--”

    “妾身告退,多谢陛下。”李氏失望的看了眼皇帝,依依不舍的离开。

    ——

    晚饭过后,礼部尚书宋礼求见。

    通常没有急事或重要事,六部尚书也不会晚上入宫。

    但朱高煦知道他为什么入宫,马上派人接进东暖阁。

    宋礼这是真做足了功课,朱高煦上午问的事,他忙了一下午,最后进宫时,还抱着一堆书籍资料以为证明。

    南北两宋,自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代周立国开始,至祥兴二年(1279年)末帝赵昺蹈海自尽结束,共计国祚三百一十九年,历经十八代皇帝。

    其中宋太祖及其后裔一脉皇帝九人(太祖及南宋高宗之外历代皇帝),宋太宗及其后裔一脉皇帝九人(北宋太祖之后历代皇帝至南宋高宗)。而除了太祖太宗两帝系之外,魏王赵廷美(太祖和太宗的弟弟)的后裔也被归为宗室。

    注意,两宋只有这三个皇帝后裔被明确归为宗室。

    三系皇室成员繁衍生息,历经三百年的时间,形成了人数庞大的宗室团体,宋朝也由此制定了一整套成熟的、有别于之前以及之后包括现在明朝的宗室封爵制度。

    宋制:皇子、皇兄弟封亲王;亲王嗣子封郡王、余子视情况而定各自封国公、郡公或者直接授官;郡王嗣子封国公、余子或者封侯、或者授官。

    但封亲王者并非直接封王,这里和大明区别极大,也是朱高煦想学习的重点。

    大宋宗室封爵,是先授外官、节度使、府尹;然后再赐封郡公、国公、郡王、直至亲王,也就是一步步晋升上来。

    亲王封号也先以小国为名,逐渐加封大国,或者死后逐步加封,直至顶级封号。

    宋代宗室封爵制度非常严谨、甚至有些苛刻,许多皇子、皇兄弟至去世时也没有能够成为顶级亲王,至于他们的继承者,更加没有多少能够按照制度承袭封爵,成为郡王、国公,而是授为外臣官阶,领取一定俸禄,和普通臣子待遇没有什么两样。

    太祖初年,除了后周禅位的皇帝郭宗训被封为郑王外,即使是皇弟赵光义、赵光美(廷美)、皇子赵德昭、赵德芳都还没有来得及封王,可见宋代宗室封爵制度之严格。

    太祖几个儿子里,赵德昭后裔最惨。

    传到九世孙赵希瓐时,赵希瓐只是一个九品县尉,生活清苦,和普通百姓没区别。

    赵希瓐死后,儿子赵与莒跟着母亲全氏投奔舅舅,彻底变成了普通百姓,生活从清苦变成艰苦。

    要不是后来权臣史弥远为改立皇子,意外找到赵与莒,超德昭这支就一辈子完蛋,变成普通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