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554章 吃饭的人真多(2/3)

    秦汉笑道:“你先说有编制的。”

    周伟说,苏州有编制的九十六人,各县有编制的从七十多到八十多不等,七县一州共计在编六百三十五人。

    苏州比较富,在编人员比大明大部份州府县都要多,普通的上县在编人员也就五六十。

    当然,其中大部份都是吏员,官员只占少数。

    像知府衙门在编九十六人,官员只有一个知府,三个同知、三通判,一个推官、一个知事、一个照磨,还有医官、医生,教授、老师等,加起来也就三十几个人。

    其中医生和老师都是洪熙朝开设医院和学院后才纳入官员编制,另有些工匠享受官员待遇,但算吏员编制。

    这还是苏州大州,小的府州同知和通判只有一个或两个。

    朱高煦登基后,为了巩固基层统治,先后增编了几次吏员,现在已经超过洪武时期,但总体州府的架构还和洪武建文永乐差不多。

    这次他是想进行一次大的改正,上下统一协调,更利于管理。

    不一会,周伟拿来一个典薄,查问了七县一州不在编的杂职,包括三班(皂、壮、快)、马夫、门子、牢子、巡拦、铺设、渡夫、斋夫、扫殿夫、鼓夫、更夫、粮衙、匠衙、屯衙、捕衙、仓斗级库子、仵作、弓手等,刚报各种称号就报了半天,秦汉在云南当过同知,大部份都听过,还有少部份都没听过,可见云南那地方,都不配备的。

    包括在驿站新增的通信塔和邮吏员,虽然有吏字,也算在杂职里。

    七县一州最后统计各种杂职加起来,约有两千四百六十八人,基本每个县都有三四百,有的五百多。

    也就是说整个苏州府,在洪熙朝,吃财政饭的(当地锦衣卫还没算),超过三千人。

    还有各县以下村长,大保长,保长,皆没有算,因为明朝以前的里长等现在都改成村长,大保长,保长,以前没有薪水,现在拿薪水,都是吃公家饭的,只不过这批人工资很低而已,如果全加上,估计得好几千了。

    这数字放在后世都算不了什么,随便找个县都是几千甚至上万吃财政房的。

    但在古代王朝已经破纪录了,更是远超洪武永乐时。

    大部份都是朱高煦登基后,下面要办的事多了,不停的扩照人手。

    好在大明现在相当有钱,就算目前的人数再翻两倍,朱高煦都能养的起。

    但这几年朱高煦也发现了问题,因为下面的事比以前多了,加上中枢增设新部,下面各州府就疯狂聘请杂职,反正只要有钱就能请,什么亲戚子侄都往衙门里塞。

    秦汉手中其实拿着锦衣卫以前的资料,洪熙元年,苏州府一州七县所有吃公家饭的加起来才五百多人。

    现在才洪熙十五年,翻了四倍多。

    再不控制下,以后就和宗室一样,越来越多,上百年后,可能和后世一样,一个县里上万吃公家饭的。

    “苏州府一州七县,现在多少人口了?”秦汉这时又问。

    周伟不是户房司吏啊,不过这种重要数字,大部份府县的官吏应该都有点数,只要存心想记的人,肯定会记住。

    我们先看看原历史上的数据。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苏州府辖7县,共491514户、2355030口,列南直隶所辖18府州第一。人口占江苏省总数的%,当时山东全省总人口才五百多万。

    弘治四年(1491),苏州府辖7县,共535409户、2048097口。

    足足过了一百年时间,苏州反而少了几十万人,咱们就不知道明朝怎么发展的。

    中间的靖难、北伐等重要事情,应该都没怎么影响到苏州,但苏州人口居然下降了几十万。

    之后苏州的人口一直到明末都基本保持在两百万左右。

    当然,明朝人口中统计是相当混乱的,有时候妇人小孩子都不会纳入统计,因为到明亡没多久,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统计人口,苏州就达到七百万。

    如果从1662年永历被杀,南明灭亡算明朝灭亡,也就十几年时间,不可能差这么多人。

    这么毛估估的话,原本苏州四五百万人应该有。

    而朱高煦治下,鼓励生育,发展经济,重视商业,兴修水利,仅仅十五年时间,苏州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万户,六百多万人。

    第二天新任知府召集各主要官员开会,开会在知府衙门一个空房子里,七县加苏州八地主要官员差不多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