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4/5)

他正想叫管仲去射箭,却发现管仲整个人都在走神,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

“阿仲,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心不在焉。”

管仲从沉思之中被惊醒过来,有些激动的语无伦次的说道:“小白,今日青灵公讲的课让我如梦初醒啊。

懿王时,诸夏列国携手讨伐夷狄,各国尊奉王室,二十年,天下大治,夷狄不敢侵扰。

僖王即位,诸侯不朝,各自为战,于是现在夷狄侵扰不休,诸夏不振,我一直想不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今天青灵公讲《王道》,我终于想通了。

王道不偏安,夏夷不两立!

现在夷狄昌盛,就是因为王室倾颓,王道不振啊,既然王道不振,那就要用其他的办法来补足王道。

真不愧是素王老祖,这就是圣人的智慧啊。

困扰我这么久的事情,竟然就藏在这只言片语之中。”

若是洛休在这里,定然要惊为天人,他能想到这一点是因为洛氏的历代先祖留下的智慧结晶,这位可是直接自己想出来的。

吕小白更是糊涂起来,但他知道管仲是个有大才的人,数遍整个邦周,也没有几个人比得上。

于是便好奇的问道:“阿仲,你想到什么了?”

管仲的眼中放着光,掷地有声地说道:“尊王!”

“尊王?”

这个词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陌生了。

洛邑中的那个王室,从诞生的时候就遭遇了洛国不朝周的打击,僖王亲近郑国,结果到了悼王的时候,又与郑国渐行渐远。

现在对诸侯来说,没有人关注王室,诸侯们虽然还保持着表面的恭敬,但连朝贡都是敷衍进行,现在管仲竟然说出尊王这样的字眼。

吕小白奇道:“阿仲,懿王之后,王室之间倾轧混乱,现在连舅父都不去担任天子卿士,还有谁会尊王呢?”

吕小白话中的舅父就是洛休,洛国对王室都是这种态度,其他诸侯自然是有样学样。

“王室倾颓,但他毕竟还是天下共主,代表了王道大义。

国君不朝周是因为不可明说的原因,但其他诸侯还是认可王室的,尤其是他们自己上位也不正常的情况。

现在的天下局势,王室作为旗帜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我这就回去整理一下思绪,写一篇《尊王》,到时候还要麻烦小白帮我交给国君。”

作为洛休的外甥,吕小白能直接见到洛休,所以管仲劳烦他帮自己。

吕小白还在洛国之中悠哉,却不知道齐国之中已经有一场围绕他而起的杀戮正在暗中进行。

从洛氏第九代嫡子洛宴出仕楚国起,这些年也陆陆续续的有不少末代公室子弟或者公族子弟入仕其他的诸侯国。

其中晋国和齐国这两个洛国的传统盟友是人数最多的,洛国之中也有这两个国家的公族之人。

其次就是楚国,因为当初迁入楚国的洛宴一系,现在在楚国之中权势滔天,很多在洛国碌碌无为的公室公族子弟都前往楚国去投奔同宗兄弟了。

齐国之中,现在权势最大的卿族是高氏、云氏还有安氏,其中出自洛氏分支的安氏扎根时间最短。

安氏的崛起有洛国的推波助澜,在洛国的战略方向转向国内,失去了天子这个协调之后,如何保持与传统盟友之间的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

仅仅依靠嫡系之间的联姻是不稳定的,所以洛国选择让洛国公族乃至于公室入仕他国,来换取政治上的友好。

其中齐国的攻略本来是最成功的。

安氏的祖先是洛氏嫡系之一,随着当时嫁入齐国的贵女一起到了齐国,因为下一代就要被降为公族,所以前往齐国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齐侯将这批人封在安地,之后在齐国对外的战争之中,立下了战功。

通过战争安氏开始在齐国内获得权势,同时利用动荡时期大量卿族阵亡来扩大自己的权势。

由于有齐国夫人的帮助,安氏的一切行为都很是顺利。

洛国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大量的资源,能够让安氏通过小恩小惠收买其他的卿族与国人。

通过与齐国公室、公族之间的联姻,对整个公族体系渗透,安氏的势力增长很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