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刘季愿为公子战一场(3/3)

张良明白刘邦想要入关中的心思,对于刘邦他就没有对韩王那么上心了,你想要入关中,那我就帮你,我们互惠互利,但是之后项氏的敌视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刘邦刚要说话,洛亦扯了扯他的衣袍,直接道:“子房,这会盟的豪杰之中难道有不想为王的吗?大兄说先攻破关中的做王,沛公自然是想要做王的,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张良脸上带着笑意道:“沛公是敦厚的长者,若是能在关中称王,想必是上天对秦人的庇佑。

只是先前沛公想要绕道洛阳,所以良才如此发问。”

刘邦还没听懂,洛亦已经直接问道:“子房,可是绕道洛阳有何不妥吗?”

张良取出堪舆图,指着地图道:“沛公若是绕道洛阳,那就要从函谷关入关,崤函之固,即便不若昔年艰险,但是以您和韩国的军队,攻击这里,即便是能获胜,但是时间定然要拖很久了。”

实际上张良的想法是,就凭这么一点军队想要攻破函谷关简直就是做梦。

张良指着堪舆图的另外一处道:“您若是真的想入关,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绕道南阳,那里才是兵家必争之地。

昔年楚国和秦国争夺南阳以及商於之地,就是因为这里是通往关中的要道,还是支援中原的大粮仓。

如果您能够控制南阳,进可以北上切断从函谷关出来的粮草,同样可以直接通往洛阳,若是遭遇失败,只要扼守住襄阳,就可以向江汉撤退。

而且一旦中原大战分出胜负,您立刻就能够从南阳顺着武关入关,武关相比较函谷关,至少要容易攻破,您若是想要做关中王,这是唯一的办法。

沛公,良读史书,未曾听说过不占据形胜之地而获得胜利的,现在的南阳就是形胜之地,您一定要得到这里。”

刘邦望了一眼洛亦,他现在深刻的感受到了洛亦所说的谋主的重要性,萧何治理军队井井有条,但是在这种事情上却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张良则明确的给自己指出了进入关中的道路。

正在这时,萧何突然走进道:“沛公,项羽来访。”

众人皆是一愣,然后就见到项羽走进营中,刘邦连忙上前道:“项将军。”

项羽直接把住刘邦臂膀笑道:“沛公,籍听闻您愿意向西而行诛灭暴秦,这会盟诸侯之中,有您这样胆量的实在是少见,籍一向喜欢与真正的大英雄相交,您愿意与籍一同前往和蒙恬交战吗?”

众人没想到项羽来到这里竟然是想要让刘邦和他一起与蒙恬交战,项梁在黄河以北作战,项羽则在黄河以南作战,楚国这是想要正面和秦国再交锋一次啊。

不过项氏还没有飘,知道仅仅凭借楚国的力量不够,所以项梁打算联系赵王、魏王、燕王、代王等人,而项羽则找上了刘邦。

刘邦心中有了决断,但是又不能直接拒绝项羽,于是说道:“将军,山东豪杰群起,但是只有您打败了蒙恬,现在您邀请我一起前往,我难道能够拒绝吗?

只是士卒们甲胄不全,不能和秦兵抵抗,希望能绕道洛阳为您截断蒙恬的粮道,这是我所能为您做的。”

项羽松开刘邦,朗声笑道:“沛公真是豪杰,就如此做,籍在郑地战蒙恬,您在洛阳断其粮道,还请务必小心。”

项羽这个人是真的勇,刘邦起码是在敌后,打不过还是能跑的,他直接正面刚蒙恬,面上竟然一点担心都没有,就连刘邦都忍不住劝了一句,“将军。

蒙恬是始皇帝时的大将,长城兵团是秦军最精锐的大军之一,这样的军容不是先前的秦军可以比拟的,您务必要小心啊,这天下的担子都压在您的身上。”

“沛公您有所不知,长城兵团的副手是王离,他是王翦的后裔,昔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楚,籍的祖父率领项氏子弟出战,最终全部战死,那时籍就立誓,定然要杀尽昔年的秦人。

男儿的诺言如果不践行,祖辈的大仇如果能忘记,籍难道还有面目能够立在这个世上吗?”

众人闻言皆默然,项羽的话没错,这样的大仇足以永生永世的铭记。

项羽说完又对刘邦道:“沛公,您真是敦厚之人,籍愿意与您约为兄弟,若是日后能王关中,也为您封王。”

虽然两人年纪相差很大,但是刘邦向来不拘小节,哪里会在乎这个,于是在众人面前和项羽约为兄弟,共同对抗蒙恬,直接杀进关中,彻底截断蒙恬的后路,这也算是对抗蒙恬吧?

项羽得到刘邦的允诺之后兴冲冲离去,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秦军交手,刘邦等人同样收拾军队,准备离开昭城,从陈地绕道,穿越信阳向南阳而去。

天下如火如荼的反抗暴秦的火焰,随着洛氏和楚国的入场,终于熊熊燃烧了起来,扶苏在咸阳城中尽力的改变着秦王朝的暴虐,但仅仅凭借着他,又能做什么呢?

————

高祖常欲废太子,问计群臣,群臣避之不得,独英侯得免。

淮阴与英侯亲,曰:“上善君,何不问计?”

亦曰:“太子仁厚,上知吾意,故不问,此上善。”

淮阴乃知英侯意,曰:“上喜侮人,君以何免?”

亦曰:“旦得上意,吾奉之。”——《史记·洛英侯世家》

兄弟们,求月票,排名掉了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