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念想(3/4)

伱知道的,大兄超然物外,这种宗室之间的内战,他一定会袖手旁观。

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却选择战争,这不是家族的一贯做法。

兵者,死生之地,你是很清楚的。

既然有推恩裂国之法,只要按部就班,诸侯王国的威胁自然就会消除。

有稳妥的方法不用,却选择危险的,这不是合理的事情,为兄不赞同你这么做。”

洛氏一向的原则就是能以势压人就以势压人,能政治手段解决就政治手段解决。

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妄动刀兵的,就像是曾经在邦周时期,周天子的六军被用来作为威慑诸侯的工具,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战兵,就是出于这种战略思想。

洛亦没想到洛新竟然在最开始就考虑动用军队这种激进的想法,他这个人是个小六边形战士,性格也是沉稳。

尤其是刘邦崩逝之后,他带着刘如意躲开吕雉,那些年,他深刻的感受到了,出生洛氏是何等幸运的事情。

这世上有许多的潜规则在洛氏身上都是失效的。

但洛氏再强,依然还是人间之人。

尤其是家族底蕴持续消耗,进项却由于家族在邦周时期的地位太高,导致现在越来越难获得气运点。

虽然其他人不清楚,但是洛氏自己战略上的收缩是必然的事情,现在洛氏的神器等等全部都收归到家主手中,一切神器的使用都要家主亲自授权。

洛新对这些自然很清楚,只见他淡然一笑,端起面前的酒樽,轻声道:“兄长,这世上没有不易的策略,邦周和现在的大汉完全不同。

昔年诸夏列国周围全都是蛮夷,几乎所有的邦国每日睁开眼便面对的就是一波波的蛮夷,所有人都为了生存而绞尽脑汁,周天子和诸侯之间虽然有对抗,但合作才是主旋律。

但是现在则不同,在广袤的土地上,虽然还生活着许多的蛮夷,但已经完全不是诸侯国的对手。

现在这些刘氏诸侯王,心中没有初代贵族那种仗剑张犁的使命感,没有经历大难就直接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这样的人心中没有理想信念。

他们见不到在吴国、越国、淮南国等等广大的楚国旧地上,还存在着无数的土民,那些土民深藏在林中、在山中、在河间、在所有诸夏之民的脚踏不到的地方。

时时刻刻的窥视着我们的土地,就像是一只只饿狼一样,只等我们虚弱的时候,就会冲上去狠狠地咬我们一口。

他们只能见到国中的繁荣,见到长安的富庶,想要争权夺利,这样的诸侯王,难道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所以诸侯国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就会非常的尖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