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弊端(4/4)

刘恒没说话,洛景问道:“还请博士详解。”

博士便道:“昔年暴秦之时,始皇帝统一列国钱币,由朝廷统一发放,但是很快民间就开始造假。

到了大汉同样如此。

难道您以为只有诸侯王以及豪强会造假吗?

造假之风是从上到下,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在其中,因为成本实在是过于低廉,手段实在是过于多。

以臣的了解,最低级的手段就是在铜钱的边缘磨下铜粉,那么大的钱币磨一些根本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铜粉日积月累,然后就可以铸造成新的钱,从中得利。

更有甚者,直接将铜钱融开,向其中掺杂其他的金属,做成那种不值钱的小钱,里面甚至快要没有铜了,民间称之为‘叶钱’,意为像叶子一样轻的钱。

这样的手段不尽其数,墨家想必知道的最为清楚,毕竟很多铸造钱币的工坊都是他们建造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朝廷下放铸币权,天下豪强竞相提升钱币的质量才算是结束,臣可以直接确定的说,高皇后到洛文王执政的这数十年,是从有铜钱以来,钱币质量最高的数十年。

一旦您开始收回铸币权,那么就一定会强行要求民间接受这种钱,毕竟这天下没有朝廷铸钱,百姓却不收的道理,那是蔑视朝廷的威严。

臣实在是不愿意见到如今来之不易的场面,毁于一旦,所以才谏言您,万万不可收回铸币。”

这一番话让刘恒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来说的确是很有道理,当初洛新也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原因才放开对钱币的管控。

洛景听着这一番话却有些同意,但也有不同意见,不过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亲自下场,自然有无数人为他冲锋陷阵。

果然很快就有人发声反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方面。

————

在汉文帝时期,针对铸币权的归属问题,朝堂之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汉文帝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铸币之议”,这场会议双方的言论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得以通过史籍流传后世,笔者将会详细将史料翻译解读,力争使每一个读者都能够理解这场争论的双方。——《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