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难搞定的宗(3/5)

“你的奏折会落到这些人手中,想想最后的处境。”晁盖松开缰绳,小声提醒时将文件拿了过来。

“这件事情你就当不知道,一切未发生过。身为通判掣肘知州,才能为百姓谋求福利,庇护一方。”

“大人有能力,为何不直达圣听?”宗泽有些不明白。

晁盖见老头疑惑,又想起对方的性格,多说了几句:“宗老,你我是一类人却不同路。你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法容忍罔顾法律之人,却成为别人眼中钉肉中刺,受到排挤,以您老的满腹才华,又知兵懂韬略,如何快到花甲却不受重用?”

这话说到老头心坎里,一张老脸有些黯然,叹气。幼年苦读,至今想报效朝廷,历任各处县令,勤勤恳恳,百姓安居乐业,政绩出色却不得升迁。

“而我却是同流不合污,天底下贪官污吏横行,所以不想被排挤,就融入团体四处谈合作,从他们那里采购大批粮食,布匹等各种物资倒卖捞钱。自从上任至今,一年不到,我至少捞了百多万贯银钱。怪不得人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晁盖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宗泽听得是心惊肉跳,指着晁盖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用捞的钱在各地开设粥棚,接济百姓,京东西路百姓受到水灾汇聚。我晁盖名声在山东这本响亮。没有钱如何能做好事,嘴上说说百姓会饿死。”

“哎,老夫受教了!”宗泽听的是心中颇有触动,再次看相晁盖的目光没有了看巨贪,反而多了尊敬。心里却更加疑惑,怎么也看不透这个年轻人。

常言道,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晁盖明白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利益捆绑也很重要。看看军营外的青山绿水,半真半假地说道:“登州土地肥沃,粮食充足,各种海产品多到滞销。宗老若有心,我会派人来接洽,做点买卖赚点钱。改善家庭生活,也能为穷苦百姓做点事。”

“老夫考虑考虑。”宗泽报以苦笑,见四周无人,问道:“下官斗胆,不知晁总管如何看待天下局势?”

晁盖愣了片刻,随即笑了:“呵呵呵,说来也巧,前段时间,本州知州张叔夜也是这么问我的。”

“哦,有这种事?”

“当然,可知我怎么回答的?”

“如何回答?老夫洗耳恭听。”

简单的对答,晁盖看着并排而走的老头,便将自己大婚与济州张叔夜这个话题而争执的事情娓娓道来。

宗泽化身成了一个安静的听着,没有吭声,也没有打断。脸上一直挂着笑,仿佛对任何事漠不关心。只是眼中时不时闪过的精光,说明心有所想。

四匹马儿一路走出水寨,直奔登州城。

一路上速度并不快,不知不觉间走了数里,来到岔路口。一阵希律律的嘶鸣,四马一前三后的停下。

老而不死是为贼!晁盖与北宋赫赫有名的宗爷爷一路交谈,从济州与张叔夜争执,到登州水师的战斗力低下,以及沿海防御等问题,发现这个老家伙果然有真才实学,不少见解和应对颇为巧妙。

唯独年纪大了稳重的不像话,无欲无求,几乎没缺点。只有一颗刚正不阿,报效朝廷的赤胆忠心。这跟晁盖的战略目标相悖,令他既头痛又无奈。

宗老头看着威风凛凛,不怒自威的晁盖,眼中闪过复杂。他一路在想到底哪里想不明白,直到听到与张叔夜理念不同而争执的时候,终于恍然大悟。

那是王者之气!

或者说一种叫野心的东西!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体恤士卒,心系百姓,四处与官府勾结捞钱。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才会想到救济百姓,赢得民心。山东天王晁盖之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山东百姓不知有朝廷,只知有晁天王。

对方有兵权又有猛将,恐怕要糟。

宗泽心里哀叹,看向晁盖的目光越发复杂。

晁盖能够敏锐的察觉到老头的变化,甚至隐隐有种敌意。心里暗叹不愧是名臣,脸上却挂着笑:“宗老,其实你跟济州张叔夜是同路人,明明心里有了答案却固执的不说。他说为了国家,愿牺牲自我。却没考虑到家人,这是盲目的愚忠思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