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凌源旧事断新谋 第83章 风知劲节,雪见贞心(上)(3/3)

刘彦似乎对此事毫不知情,一双炯灵大眼正盯着正在奏事的丞相吕铮,时不时点点头,时不时深思评点一番,状态如往常一般,极为认真。

朝廷‘五公’名虽并列,然,文以丞相为尊,武以大将军为首,其余次之,今日早朝的座次排位亦是依照此理,文臣之首乃是帝师吕铮,武将之首则是大将军陶侃。

这种排位,古来有之,不足惊奇。

不过,近十几年来,朝廷排位唯独稍显不同的,便是那位皇叔刘乾。

天子坐于阶上,刘乾坐于阶中,百官坐于阶下,较吕铮和陶侃还要更接近天子,可见,刘乾地位十分超然。

先王神武帝刘谌虽为一代贤君,但晚年在用人方面,却实在不敢恭维。

十六年前,刘谌归天弥留之际,托孤于五位大臣,分别为刘谌的皇弟刘乾、时任现帝刘彦大傅的吕铮、时任丞相的刘藿(刘谌大傅,刘权生祖父)、时任太仆的吴水子、时任少府的慕容劲川。

这五位大臣虽然个个都是治国理政的良才,但聚在一起,却无法形成合力,往往心怀鬼胎,使朝廷大事南辕北辙,这也让神武帝末期、现帝刘彦初期的世族,疯狂发展,仅仅在刘彦登基后四年,便胆大包天祸乱京畿。

时过境迁,五位大臣中三位离世,剩下两位已经位极人臣,但吕铮却未与刘乾对坐,而坐于阶下,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

一些外人自以为是天子对这位当朝皇叔的尊敬,但宦海浮沉的老家伙们心中明镜,陛下这是在把刘乾放在火上烤呢!

至于刘乾知不知道这层意思,便不被外人而知了。

/108/1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