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章 青天月烛骁将归林(上)(4/5)

这男子,正是整个赤松郡唯一的边军将军,太白将军莫惊春。

这一辈混迹官场的人,可能知道权倾天下的丞相吕铮,知道滔天巨鳄皇叔刘乾,知道当朝大将军陶千胜陶侃,知道‘曲州三杰’之首的刘权生,知道独霸中原曲州的曲州牧江锋,可知道太白将军莫惊春的,实在不多。

可若是前推二十年,那时,当今天子刘彦还未登基,吕铮仍在蛰伏,‘曲州三杰’还是雏鸟,那时的莫惊春,在天下英雄中,可是能拔得了头筹的大人物。

公元300年,一声啼哭,莫枯荣(莫惊春,字枯荣)出生在一个寻常百姓之家,那时候,大秦与大汉的五年鏖战,刚刚结束,王业初兴、百废待兴。

当年年初,小莫惊春的父母,便抱着襁褓之中的小莫惊春,一路长途陟遐来到长安,想着在帝都能谋个好前程。

怎料世事无常,夫妇二人在行路中,钱财被贼人所盗,其父母百般无奈,只能抱着小莫惊春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他的父亲为了母子二人能够活下去,自己觅来的食物不舍得吃,靠吃野草为生,当年便魂归西土了。

后来,时任两仪学宫德学博士的潘岳,出行时巧遇莫惊春母子,潘岳见其一家可怜,便为莫惊春的母亲在两仪学宫谋了个打杂的差事,再加上潘岳时常救济,日子也算小康。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次年三月,妖星见于南方,太白昼见,中台星拆,是为天道幽远,山泽之气变幻无常。当此,大汉两京之地瘟病横行,肆虐之势不可阻挡,在这场大瘟疫中,小莫惊春又无可奈何地失去了他的母亲,开始无可奈何地在两仪学宫混百家饭。

劝君须惜少年时,潘岳彬蔚盖世、岳美姿仪,在他的勤恳教导之下,小莫惊春自小发奋刻苦、熟读诗书、浅尝百家之道,文章亦写得奇丽藻逸,加上潘岳的刻意赞美,小莫惊春很快便在京城小有名气。

两仪学宫的博士们对小莫惊春亦是赞不绝口,称其‘少有大才,三十年后可为国之柱石’,神武帝在和两仪学宫的博士们清谈时,两仪学宫的博士们曾多次在神武帝面前提起,遂被神武帝中意,特征召为太子伴读。

莫惊春十岁时,潘岳无疾而终,在发丧时,莫惊春主攥哀诔之文,一篇《哭潘岳》洋洋洒洒,道尽了人间真情后,长安城中,再不见了小莫惊春的身影。

人间情淡漠,随着潘岳的离世和小莫惊春的消失,这对儿师徒,逐渐被世人遗忘在茶前饭后里。

二十年后,也就是公元320年,莫惊春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