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章 庙堂共影,表里澄澈(3/4)

五公十二卿,除了虚位以待的太尉和非战时不用的大都督,其余皆为王臣,是绝对忠诚于刘彦的可靠力量,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有此坚实的中央群臣,刘彦相信,他削减世族的大业,在十年之内一定能实现。

十年之后,自己才年过五旬,正是当干之年,到那时,再去勒马北疆,屠

尽秦人,起步畅快?

想到此,刘彦起身背手,对殿下众人轻笑道,“诸位爱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何高见,尽管直抒即可。”

天下都是我的,还怕你们几句逆耳忠言不成?

刚才还吵成一锅粥的众位大臣,忽然沉默不语了。

朝堂一片安静,只剩偏厅的“浮箭式”漏刻壶,不识趣地发出声音。

玉镂骐、金镂玉璧,刘彦站定阶上,阶下百官俯首不言不语,引得刘彦微微撇了撇嘴。

让你说话的时候你不说,不让你说话的时候,你偏要说。

世人往往如此,祸从口出,反误了卿卿性命!

就在刘彦即将发言时,廷尉刘遵豁然起身离案,对刘彦拱手说道,“陛下,高句丽国一旦投秦,后果不堪设想,若战端一开,大秦借道水路,可直插中原腹地,情势危矣。《汉律武备章》有记: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高句丽国虽非汉朝疆土,却是保障曲、薄两州不失的兵家要地,臣意,当出兵攻灭高句丽国,将其划为我国疆土,在那里修船舰、屯重兵,变被动为主动,有朝一日北上伐秦,我等便多了一块儿跳板。”

刘彦并没有立即表态,他环视群臣,问道,“还有那位爱卿有话要说?”

待刘遵回席,大鸿胪殷绍来到殿中拱手,“陛下,高句丽国虽小,却事关国威国体,近年来,我大汉与大秦在邦交上互有胜负,若仅因莫须有

的动机便大肆攻打高句丽国,恐有以武压人之嫌,一个不当,怕会招致西域诸国的反感,到时,西域南北道一同投靠大秦,我大汉则四面受敌啦!”

文人和武夫的逻辑思维,天壤之别啊!

“大鸿胪此言差矣!”

卫尉常夏起身来到殿中与殷绍对峙,驳斥道,“我在薄州牧任职期间,那高句丽国便有异动,如今高句丽国暗练精兵、明修城池,不轨之心已在明目张胆之间,怎能说动机来的莫须有?陛下,老臣以为,真理只在刀枪剑戟之中,国威要靠百万雄师来夺,一味的宽容,只能被人当做软弱之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