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衣带诏到了(2/4)

沈晨看了眼前厅,说道:“今日都有哪些人?”

成奇摇摇头道:“二十余位,皆是名震天下的大儒名士。”

“嗯,我知道了。”

沈晨点点头。

跟着成奇一路来到后院。

刘表正在后院小筑内安神修养,他盘膝坐在席上,旁边的桌案上正焚着一炉香。

小筑是用帘子遮住的,沈晨掀开帘子,缓步进去,拱手道:“使君。”

“嗯。”

刘表睁开闭着的眼睛,说道:“坐吧。”

“多谢使君。”

沈晨跪坐在刘表面前,说道:“晨今日就要北上进攻曹操,特来向使君请辞。”

“我知道了。”

刘表点点头,说道:“不过恐怕今日你想走,没那么简单啊。”

沈晨笑道:“他们不过是一些腐儒罢了,除了会耍嘴皮子以外,又能做什么呢?如何拦得住我?”

刘表苦笑道:“这些人可不是善与之辈,里面有些人的名望连我都轻易招惹,真惹怒了他们,你今后的名望恐怕是臭不可闻了。”

实际上那些人虽然跟沈晨立场不同,但也没有用什么下作手段,比如到处宣扬沈晨的名声,把他的名声搞臭。

作为大儒名士来说,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尊严和道德水准。只是因为把曹操认为是匡君辅国的忠臣,这才和沈晨闹得不愉快。

因此以他们这些人的名望和在士林的影响力,真联合起来一起搞臭沈晨的名声,怕是连司马徽和庞德公帮忙都没有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是讲武德了。

不过沈晨却很清楚,这些人哪怕道德品质不错,但终究是不会体恤仁爱百姓的士族,与自己有本质区别,所以即便是他们讲武德,自己也不能认同他们。

沈晨沉声道:“汉室颓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世人愚钝,却是不知道天子在曹操手中只是发号施令的器具罢了,如今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拯救汉室江山。”

刘表摇摇头道:“荆南张羡叛乱,江夏孙策来袭,我亦无能为力。”

“嗯。”

沈晨拱手道:“所以我才愿意为使君分忧,若是将来天子不测,遭了曹操毒手,也就只有使君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了。”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刘表听了这话,顿时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沈晨,这小子怕是在暗示他什么。

这个时候的刘表态度其实还算暧昧,历史上他是在平定张羡,且由于衣带诏使得不少士人对曹操失望之后,才祭祀天地,出门比拟君王,言行不轨,有称帝之意。

但还没有平定张羡之前,即便现在实力大涨,也不敢有所动作,所以面对沈晨的暗示,他只是摆摆手道:“这些话就不要乱说了,会让人误会。”

“唯。”

沈晨瞥了眼刘表的脸色,心里不以为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

接近午时,成奇来报:“明公,诸位大贤都来了。”

“走吧。”

刘表站起身,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腿脚,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也该去见见这些大贤了。”

他双手背负在后,第一个走了出去。

世人都知道荆州士人多心向朝廷,刘表又何尝不知道这点?

这些所谓大儒名士,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给他上书劝他归附曹操的又少了吗?

所以刘表很清楚,这些人针对的其实不是沈晨,而是他。

不过是祸躲不过,他们的名望确实很强大,其中甚至有好几位是刘表曾经想征辟为太守级的大儒,比如刘巴、王俊、颖容等等。

但正因为对方的名望强大,如果避而不见,反而惹人生疑。

因此刘表也必须保持好这个暧昧的态度,既不能让世人知道他称帝的野心,也不能让人以为他软弱无能。

而跟在刘表身后的沈晨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却是在想。

这次试探,果然试探出了问题。

刘表确实野心很大呀。

出了后院,一路到了前厅,此刻蒯越已经招呼着诸多大儒名士进入厅内。

蔡瑁被刘表派去镇压张羡去了,蒯越则被召回来留守襄阳。

由于他也是荆州名士,接待工作自然由他来做。

随着成奇出来一声“刘使君到”,刘表缓缓走入厅中,诸多名士大儒也就站起身,向他行礼:“见过刘使君。”

虽然这些名士大儒声望很大,但刘表也不弱。

三国演义把他评价为“八俊”,正史上他是八及中第七位,按照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排名,他在士林里的声望排在这三十五个人当中的正数第二十六,倒数第十。

所以荆州名士虽然对刘表不主动勤王,不依附朝廷,割据地方的主动颇有微词,可碍于他在士林当中的名望,也不敢说什么,只能规劝。

要是换了别人,在衣带诏之前,你要是不依附朝廷,早就被骂得狗血淋头了,比如袁绍就被很多名士骂为国贼。

刘表进入厅内,走到主位之上,环视众人一圈,才说道:“诸位请坐。”

诸多名士就继续坐下。

厅内除了蒯越以外,还有蒯良以及刘先、邓洪、文颖等另外几个亲信从事。

沈晨的位置则在最下面,与邓洪几乎都快坐在门口处。

等到大家都坐下之后,刘表才说道:“今日诸位大贤一同上书,都要来见我,不知道是何事呀。”

王俊早年与曹操有旧,最着急上火,便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使君,我听闻治世之道便是忠孝与仁义之道,这是真的吗?”

刘表皱眉,这里都是饱读经义的大儒名士,还问这种问题,是在羞辱谁吗?

但他还是有涵养,说道:“自然。”

王俊就说道:“昔年商王无道,武王伐纣,伯夷和叔齐却要阻拦他们,这个道理是对的吗?”

刘表脸色不是很好看,强忍着说道:“是对的。”

汉朝以忠孝和儒家的经义立世,虽然武王伐纣是纣王无道,但因为孔子、孟子等儒家先贤对伯夷和叔齐都极为推崇,连姜子牙都认为他们是圣贤,所以只要是儒家弟子,就不可能贬低他们二人。

王俊便问道:“那我想问使君,当今天子,是否无道?”

刘表咬牙道:“天子爱民,世人皆知。”

当年关中大旱,李傕郭汜等军阀不关百姓死活,刘协不忍生民艰难,于是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

王俊就环顾一周说道:“当今天子至仁至善,乃是明君天授,四方景仰。可是却有人要兴兵攻打朝廷,以无道伐有道,以无德讨有德。诸位说说,这个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自然没有这样的道理。”

“子文公之言,当真是微言大义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