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与鲁肃斗智斗勇(2/4)

其次就是利用艨艟、斗舰、冒突、走舸、露挠等用于冲锋的船只到达敌人船只周围附近,然后用梯子或者跳帮的方式杀到敌人船上近距离格斗。

此时远方的两拨人马现在就纠缠交织在一起,双方箭雨如注,在江波荡漾的长江上展开了激烈交锋。

“将军,刘司马和曲司马问我们怎么办?”

瞭望手向下喊道。

左右的大舡正在用旗语询问,旗语早在姜子牙的《六韬》中就有记载。

但当时旗语还没有过于复杂,只有很少的交流词汇,比如冲锋、撤退、两翼包抄以及询问主将意见等等简单的指令。

沈晨沉吟片刻,说道:“让他们不用去管,我们走我们的,避着那些船只,直接往安庆方向去。”

“唯!”

瞭望手便打旗语回应。

命令下达,八艘船只便向西南方向驶去,稍微远离了一些战场。

等到了更近一些,约三四公里的时候,他们才隐约看到双方交战的旗帜一个是黄底红边黑字,一个是红底黑字白边。

“是苏将军和邓将军!”

瞭望手的眼睛犹如鹰眼,此时江面上已经没有了雾,视野极为开阔,他看到了在那些船上有“苏”和“邓”的旗帜,显然是黄祖麾下的将领苏飞和邓龙。

沈晨远远看过去,就看到苏飞和邓龙的船只比江东船只更多一些,显然人数也更多,目前似乎占据上风,压着江东军打。

如果是这样的话,看来黄祖也算是听进去了话,派了两校人马掩护他撤退,只是他也没有想到敌人没有在江面上与他缠斗,而是去了陆地上堵截他,所以这两校人马似乎做了无用功。

只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苏飞和邓龙跟少部分江东水师打了起来,也许是江东水师过来引诱他们的人马,也可能是过来接应陆地拦截部队的船队,但至少他们算是帮了大忙。

“我们走我们的!”

沈晨喊道。

“是。”

瞭望手再次打出旗语。

八艘船只就这样离战场数公里外,进入了长江。

等到天色越来越暗,差不多是傍晚五六点钟的时候,船队就已经顺着江口往下游方向而去。

进入了长江速度就快了不少,水流速度飞速加快,又是汛期,船只像是在飞。

此时的长江江面有很多江心洲,好在操纵船只的士兵一个个都是积年老手,且江面宽阔,根本不会触礁,一路平安无事。

过了一个半时辰,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雨也停了,虽然并没有云开雨收,但也算是件好事。

在逆风顺水的情况下,船队航行了一百公里,抵达了安庆。

汉时此地其实不叫安庆,而是叫皖口,因为有皖水连通着皖县,所以地理位置跟夏口一样重要,都是长江与其它河流的交汇处。

但皖口城池外有码头,名叫安庆亭,虽然是亭,却修建了大型船坞码头,因此安庆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处军事要地。

此时码头上修建了巨大的高塔,塔上点燃了滚滚火焰,如黑夜中的照明灯,指引着船只向这边航行。

古代夜晚航行是比较危险的,很少有人会选择在夜晚与敌人发生水战,如果不熟悉长江上的航线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触礁或者撞上江心洲。

之前他们过来也是靠着天色完全没有黑,现在天色彻底暗下来,那处灯塔就成为了重要参照物,一路上算是磕磕绊绊地抵达了码头。

码头上自然有留守士兵,见夜半有船过来极为惊讶,“呜呜呜”的号角声长鸣,惊动了远处皖口城的守军,城内顿时一片混乱。

“怎么回事?”

皖口城内,正在府邸内看舆图的鲁肃忽然听到了城外的号角声,连忙起身出了门。

这个号角声并不是敌袭的警示号角,也不是急促的进攻号角,而是一个比较悠长的声音,往往代表着有未知身份的军队正在靠近。

“城外来人了。”

同样被号角声惊醒的韩当也披着一件单衣出了门。

两人都住在县衙,此刻在县衙外庭相遇,鲁肃就说道:“韩将军,出去看看吧。”

“走。”

二人便出去。

江东军现在倾巢而动,在长江上程普、凌操、董袭等人执掌水师约七八千人在与苏飞邓龙纠缠。

周瑜、周泰、凌统、吕蒙、徐盛、胡综等人则率领着主力从陆地上对寻阳进攻。

所以此刻皖口城内的守军力量不足两千,守将也只有鲁肃和韩当。

听闻忽然有人靠近,因为不知是敌是友,两人也没有冒失,而是立即催促着士兵冲到了城墙上,严正以待。

这个举动显然救了他们一命。

因为此刻安庆亭的百来名看管码头的江东军还在岸边眺望着江面,隐隐约约借着一点灯火,能看到是江东的船只,便大喊道:“是我们的船。”

然后等到他们欢天喜地过来迎接的时候,无数的江夏水军士兵从船上冲了下来,一拥而上,很快各种惨叫声和哀嚎声不绝。

鲁肃和韩当算是非常警惕的,不仅让将士们都立即上城墙准备,同时还派了一队斥候飞速赶往安庆亭去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