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理政(2/4)

所谓奏疏相当于官员私人向皇帝提建议,而一般私人向皇帝提建议,就可以谈谈不仅仅是自己职责范围类的事,还可以谈其他诸如军事、吏治等等各类事,如海瑞就曾私人向嘉靖上疏言过嘉靖盘剥百姓太重的事。

而题本则是官衙上的关于本官衙负责的事务,相当于以单位的名义对皇帝进行工作汇报。

奏疏题本往往会被统称为章奏。

朱翊钧对此也是知道的。

不过,朱翊钧现在只是能看看这些章奏,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批阅这些章奏,且只能张居正的票拟来,让司礼监批红。

因为朱翊钧一旦自己强行亲自执朱笔批阅章奏,就相当于是他这个皇帝不信任首辅张居正,张居正就只能辞官。

朱翊钧自然不敢这样做,毕竟李太后属意张居正为首辅,一旦他得罪了张居正就等于得罪了自己母后。

所以,朱翊钧现在只能是看看,最多是在明日文华殿上针对一些票拟也就是决策问问张居正为何这么做,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虽然只能是看看,朱翊钧还是打算要认真看看的。

原因嘛,则是他想看看张居正怎么治国,怎么决策的!

说实话,朱翊钧内心其实对管理这么庞大的帝国,还是有些发虚的。

因为他前世也当过一个管人的小头头,自然深知管人的难度。

所以,朱翊钧现在是真打算向这个千古名相学学的,学学他如何只用案牍文件,然后通过内外数千贤愚不一的文官官僚们去执行,而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万历大改革的。

而且还兴起的很成功。

要知道,光是张居正推行的清丈田亩之政,据史记载,就清丈出上亿亩田,这得给大明增加多少税收?

这里面的管理难度可不小。

当然,也正因为张居正把万历新政推行的太好,以致于后来奉旨抄家的文官抄他的家族时,一点也不讲同为士大夫的阶级感情,直接关押饿死其家人二十余口,逼其长子自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