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对战倭国水军(2/3)

“只要没有神风出现就行,这茫茫大海,看久了让人真头晕啊!”

宋应昌忍住想再次呕吐的冲动,四肢无力地趴在栏杆上,如章鱼一般,说了起来。

他现在颇后悔跟着什么张神仙一起上船。

而宋应昌本来是打算带着张神仙一起上船,混个军功的,这样的话,若是对倭作战胜利,他就不仅仅有荐举张神仙屏退妖风之功,还会有协助吴惟忠登陆之功。

宋应昌知道,时下大明是改革派当权,无论文武,皆重功绩,而道德名望反居其次,无论是靠引进番粮骤升布政使,现已为江苏巡抚的金学曾,还是因为跟海瑞南下因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有功的原山东布政使参政吕坤超擢为凤阳巡抚的例子,都说明要想高升,没有拿的出手的功绩是不行的。

因而,他就毅然决定豪赌一把,拼着可能会遇到妖风而葬身鱼腹的风险,跟着吴惟忠一起上船征倭,以期让朝廷知道他是知兵善与武将合作的文臣。

但宋应昌没想到,他一上船后没多久就是全船吐的最厉害的人。

而全船的武官士兵与张神仙倒皆没怎么吐。

所以,宋应昌才有些懊悔。

戚继光就是怕征倭官兵们会晕船,进而影响登陆后的战斗力,就让吴惟忠等在釜山对征倭官兵进行许久的海上训练,以求所有官兵不晕船,至少能筛选出不晕船的官兵。

如今能跟着吴惟忠一起出海的都是不晕船的,也早已习惯了大海的茫茫无际,所以也就没像宋应昌这样。

吴惟忠见宋应昌如此,便建议道:“给谏不妨就留在金石城歇息一段时间?”

宋应昌想了想就摆手道:“不必,公不是说,过了对马岛也就一日能到平户吗,下官得坚持坚持,争取能到时候有手刃倭奴的机会!”

吴惟忠见此也没再劝阻,只在对马岛留了五百明兵和两千朝兵和部分粮草,而作为将来增兵和增加粮草的中转站使用。

接着,吴惟忠就在让大军在对马岛停留一夜后,于第二日即正月二十一日出发,去往了平户。

一路上依旧无大风,仅有小风拂面,而冷冽如刀割。

毕竟是在台风不活跃的初春,大明为征倭也做了充足的准备,还收买了在平户与对马岛、朝鲜等地来往贸易的倭人为向导,所以也知道了台风什么时候不活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