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全力镇压,不把问题留给后人!(2/3)

“是!”

朱翊钧这道旨意下达后,进一步刺激了西南诸汉夷的神经。

对于西南的普通汉人与普通瑶、壮、苗、土、彝等少数民族而言,他们很需要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跨域。

毕竟读书比反叛的风险更小,也更符合他们这些自耕农的心思。

所以,饶是接下来攻打播州,依旧因为险关重重,死伤颇重,但依旧源源不断的有西南各土司的兵加入,即便他们的土司头领不愿意,底下的中下层地主也逼着他们头领主动请求出兵,以争取自己这里也能立一书院,而有子弟将来能够中举人进士。

“娄山关被攻破了?”

杨应龙这一天惊愕地问着杨朝栋。

杨朝栋点了点头:“三弟也被俘虏了。”

“这怎么可能!”

杨应龙不由得拍桌说道。

杨朝栋道:“官军太多了,那些狼兵土兵一个个都不要命,悬崖峭壁、洪水虫兽都不怕,我们的关隘再险也还是守不住!”

“肯定是这朱翊钧下了大本钱!”

杨应龙说了一句,就问向余懋昌:“汉人士族们联络的怎么样,他们可说动了朱翊钧招抚我们?”

“没有!”

“京里来密信,我们还没来得及联络,支持旧礼的士族就已经主动先让几个言官试探帝意,结果天子明确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剿灭叛乱,乃至为此不惜要通过各地阵亡官兵数量来决定在当地筹集书院的规模。”

“另外,内阁已题请得圣旨,让四川、贵州、湖广巡抚以石见银矿为本,在当地发行一千万两银元的国债筹资,作为平定西南开发西南的专款!”

“成都、重庆已经开始有大量缇骑出现在逮拿与我们有联络的士族。”

“朱翊钧想改土归流的决心是真的很大!”

余懋昌说后就看向了杨应龙。

杨应龙听后颓然地坐进了椅子里。

彼时,杨应龙的表弟何汉良从旁建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