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帝巡九边,大收军心(2/2)

郑旗营的营兵们同昔日西安城的穷困宗室一样,在领到粮食和饷银后都哭了,连看向朱翊钧的眼神都充满了感激。

当一个人压榨得太狠太久,就算是恢复他的合法权益,补足他应得的收益,对这个人而言,仿佛都成了恩赐。

为什么大明的普通兵民很容易被感动?

原因就是,他们被当成牛马的时间太长了!

甚至如果把时间跨度延长到上百年上千年来看,他们不被当人的时间,其实占据了整个上百年上千年历史的大部分时间。

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于自己被压榨,习惯于不被当人看。

当统治者给他们一点点恩惠,他们反而觉得是意外的天恩,是不正常的。

哪怕本该是他们应得的收益,突然又发给他们,他们甚至都会有些抵触和觉得不自在,觉得统治者突然把他们当人看,肯定是有更大的企图。

反而若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反觉自在和正常。

这就跟一个人从小不被爱,而长大后,就很容易被感动,甚至害怕别人对他表达善意一样。

乃至,也同一个人不被关爱,对别人的恶也更容易包容,更会要求自己要更善良更宽容一样。

尤其是在经历了乱世人不如狗的处境太多后,整个汉家民族的思想都会变成,只要谁给个太平世界,就算是当狗都行,且主动规训大家都要苟且仁善别折腾才好。

“不会是鞑子杀过来了吧,要我们去送死了吧?”

这时。

一叫吕良的营兵就忍不住问了对自己的上司哨官罗浪这么一句。

罗浪也有些惴惴不安地道:“那待会儿领了粮食回去,大家就立即煮了,多吃点,吃个饱,这样就算明天被拉下去打鞑子,战死了也不用当个饿死鬼,至少还是吃过一顿饱饭的!谁让我们命贱呢,陛下好歹知道让我们吃饱饭再让我们送死,比那些让我们饿着肚子打仗的大官有良心多了!”

当晚。

朱翊钧夜宿于郑旗营时,就听到了磨刀霍霍的声音。

“怎么回事,是有人要作乱吗?”

朱翊钧因而召来田乐问了起来。

田乐回道:“陛下不必担心,臣已经打听了,是有许多营兵以为要去杀鞑子,所以都在准备把刀磨快些。”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朱翊钧问道。

“回陛下,是因为他们觉得陛下突然宁杀巡抚党馨也要让他们吃饱饭,就是为了让他们去送死,不然不会想到让他们吃到饱饭,还拿到饷银给家人。”

田乐回道。

朱翊钧听后久久未语,半晌后才问田乐:“那赶紧告诉他们,朕没打算让他们去杀什么鞑子,鞑子也没那么厉害,会杀到这里来,铁岭侯的大军和南昌侯率领的天子亲军还在前面挡着呢,就算杀鞑子也轮不到他们。”

“臣已经让张至荣去传达了,但还是有营兵不信,只以为朝廷是为稳住军心,才不肯承认实情,在他们看来,今天突然对他们这么好,肯定没好事。”

田乐回道。

“朕就被他们想得那么不堪吗?!”

朱翊钧突然厉声问了一句。

“施恩一下自己的兵民,就一定抱有别样的目的?”

朱翊钧接着又嗤笑一声,问道。

“陛下息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上百年的积弊,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更正,朝廷在军民中的形象,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变好,尤其是在有党馨和全定钺这样的贪官祸害后,使得这里的营兵,更加不清楚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昔日的朝廷。”

田乐这时拱手劝慰起朱翊钧来。

朱翊钧听后于翌日就离开了郑旗营。

……

“陛下走了?”

“抚院也离开了?”

“没打算让我们北上杀鞑子?”

而次日,在得知皇帝朱翊钧离开后,郑旗营的营兵都感到非常惊讶,议论纷纷起来。

有营里官校因此直接来问主将张至荣到底是什么情况。

张至荣则对这些人说:“我早就说了,陛下不是要你们去杀鞑子才给你补足欠饷,给你们补贴坐粮,赐棉布冬衣,只是慰问我们这些边军将士而已,你们偏不信,非把陛下当成那些贪赃枉法之官。”

张至荣这么一说,再加上御驾真的已经在远去,在花红柳绿的三月官道上缓缓向东而去,大明郑旗营的营兵这下子是真的相信了,也真的感动了,也都真正的高兴了起来。

因为这事虽然只是补发欠饷和发放一些粮食,但本质上却让营兵们有种被当人看的尊重感。

所以,很多营兵都因此更加感动。

“太好了,原来不是要我们去送死!”

“陛下是真把我们放在心里的。”

有营兵还三五成群地攀上了山岗,泪流满面地目送着帝驾离开的方向。

有的还跟着一路跑了过来,远远的跟在后面,似乎想多看一眼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