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观政一】(4/5)

这些士子,有的是太学劝退生,有两个桂州士子,剩下的全是金州本地人。

船只先在大明乡停靠,沈有容代替朱国祥进行接待,全部在客栈暂时过夜歇息。

张根夫妇去见女儿,一家三口相顾无言。

张锦屏低头说:“父亲,母亲,外子已做出那般事女儿也只能嫁鸡随鸡,只是害苦了张氏一族。”

“唉!”

张根一声叹息,他还能责怪女儿不成?

实在找不到事做,张根踱步出去溜达,身后始终跟着烦人的贼兵。

此时正在收割稻谷,那遍地金黄的稻田,带来让人愉悦的丰收之感。可惜没看到多少男人,入眼全是妇女在下田劳作。

“这便是朱家父子做的好事,”张根终于找到骂人的理由,“青壮都带出去造反了,连收割稻谷都得靠老弱妇孺。”

张锦屏说道:“有了打谷机,妇人收稻也不算太吃力。”

张根指着田里的一台机器:“那便是打谷机?”

“对。”张锦屏点头。

这种脚踩式打谷机,流行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多在南方丘陵山区使用,后来渐渐被烧油的机器取代。

两个人抬着,就能上山下谷。

一人即可轻松操作,另一人负责割稻,非常适合小家庭生产。

经过朱国祥的改造,通体竹木结构,一根铁钉都不需要。用脚踩动踏板,棕带传动做功,竹片击打脱粒。

张根脱鞋下田查看,仔细研究好一阵,点头说道:“此物方便,可节省壮劳力。”

再联想到造反的朱家父子,张根变得更加恼怒好端端的造什么反?多发明几样便民机器不挺好吗?

张锦屏说道:“等安置好更多流民,大明乡的一些妇人,就会去成都跟丈夫团聚。”

张根知道流民从哪儿来的,京西南路那些昏庸之官,竟然放了好几拨流民过来从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