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177章:辽州刺史人选之争(2/2)

    得知方源不想聊之后立即就不再追问。

    杨思讷走后,天渐渐黑下来,再无其他人到访。

    方源再次陷入沉思当中。

    说实在,这次晋升为长安令并没有给方源带来太多的兴奋,反而有不少烦恼。

    长安令虽然是正五品上,但辽州再发展一两年,其实也能够升为中级州,刺史一职会升为正五品下。

    用一两年时间来沉淀,发展好辽州,巩固自己的实力,也并不是不行的事。

    但也有弊端。

    那就是下次升迁之后,辽州的东西还是留给下一任,自己想要完全掌管几乎不可能。

    从这个方面来说,还是升迁去长安城比较好,因为在长安城能做一辈子的官也不用迁移去其他地方,可以在辽州城长期发展。

    这是弊端里的好处。

    所以面对升迁,方源尽管不是很兴奋,但也没有推辞,心底已经确定升去长安城。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吱的一声被推开。

    赵梓萱给方源送饭过来,杨秀兰也跟在身后。

    “萱儿这丫头,争着要给你送饭。”

    杨秀兰进门就解释道。

    原本是红絮或者青媱给方源送饭的。

    但赵梓萱强烈要求,还差点发脾气,最后红絮青媱就让了她。

    “赵婶,你觉得跟朗州相比,辽州如何?”

    方源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人。

    “辽州比朗州好多啦。”

    “这里充满生机,还比朗州大不少。”

    杨秀兰先是一愣,随即想了想回答道。

    她被方源接来辽州城也已经将近一个月了。

    这段时间她也没有完全留在方府,而是和李夫人到处逛逛。

    可能比起来,比方源去过的地方还要多,四个县她们都有去闲逛过。

    “如果说”

    方源立即准备说明情况。

    但这时赵梓萱却坐在方源的床边。

    “源哥,你是不是没看到人家给你送饭?”

    赵梓萱气呼呼说道。

    她兴高采烈给放眼送饭过来。

    但一进门,方源的注意力都自己在娘亲身上。

    是和娘亲的感情比自己的还要好咯?

    “哦哦,抱歉,一时激动忘记了。”

    “谢谢你给我送饭。”

    方源笑了笑,安慰道。

    他知道赵梓萱有点小调皮,稍微安慰一下就好。

    “嗯嗯,这才对嘛。”

    “来,我喂你吃饭。”

    赵梓萱嘻嘻一笑,不再有怒意。

    她端起饭碗,就要给方源喂饭。

    “不急,我先和你娘聊聊事。”

    方源摆摆手说道。

    “不行!”

    “要不你边吃边说吧。”

    赵梓萱板着脸道。

    现在方源的身体还没有好,得注意吃喝才行。

    聊事情可以缓后,但吃饭不行,她直接塞到方源的嘴边。

    方源叹息,只能张嘴吃饭。

    一旁的杨秀兰看着,掩嘴一笑。

    越看,就越觉得方源和自己女儿像一对。

    “赵婶,朝廷现在要升我为长安令,辽州的刺史之位就会空出来。”

    “辽州不出两年就会升为中州,我想,我推荐赵叔成为辽州刺史,怎么样?”

    方源沉声道。

    赵英才是方源的贵人。

    方源能有今日,可以说赵英才功居首位。

    刚才没有想到赵英才,是因为赵英才距离自己太远。

    现在看到杨秀兰母女,顿时就想起自己身边还有这么一个人。。

    赵英才肯定够资格的,他本身就是刺史,在朗州也做了几年的刺史了。

    “这这样好吗?!”

    杨秀兰顿时大惊。

    这么重要的位置,竟然送给自己丈夫吗?

    一时间,赵英才心中感动,也更加觉得愧疚。

    以前她还挺看不起方源的,没想到现在到方源反哺赵英才了。

    还好以前没有和方源闹得太过,要不然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他可能不会照顾自己。

    “很好的。”

    “只要你去说服他。”

    方源郑重说道。

    因为赵英才是个有自己坚持的人,不轻易接受他人的大馈赠。

    方源在武陵县的时候想要帮他修通朗州各县的水泥路都被他拒绝,只要一条路。

    像是辽州刺史这么大的馈赠,他估计会拒绝的,所以方源先和杨秀兰聊聊,再让杨秀兰说服他。

    “好!”

    “我去说服他!”

    “方源,谢谢你,赵婶谢谢你!”

    杨秀兰变得哽咽说道。

    这是大恩,天大的恩情。

    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

    也算是出生弘农杨氏,见过世面。

    如果猜得没错的话,今天一整天那么多人过来,还因为辽州刺史一职。

    想必很多人都会给方源开价,但方源还想着自己丈夫,这份恩情天那么大。

    “不用谢,赵叔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直当作是一家人。”

    方源笑了笑说道。

    他流民出身,起步天坑。

    要不是赵英才最开始的提携,没有现在的自己。

    “嗯嗯,好,好!”

    杨秀兰依旧很感激。

    小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嘻嘻,源哥,不用当作是一家人。”

    “你把我娶了,我们就真正是一家人啦。”

    赵梓萱嘻嘻一笑,眼睛也是微红。

    方源对自己家,她看在眼里,心里开心。

    “一边去。”

    方源白了她一眼说道。

    准备接过饭自己吃,要将她打发出去。

    但赵梓萱收回,要亲自给方源喂饭,态度很强硬。

    “那我今晚回去就给他写信?”

    杨秀兰见两人的样子,笑着问道。

    信怎么写,什么时候写,她想问问方源。

    家里有男人,她习惯性依靠男人,也依靠方源。

    “不,我明天让人送你回去,你面对面说服赵叔。”

    方源沉吟片刻,摇摇头道。

    写信传回去的时间与人回去的时间差不多。

    那还不如送杨秀兰回去,让杨秀兰当面将他说服。

    “会不会太耽误时间?”

    杨秀兰问道。

    辽州到朗州至少也要五天的时间,来回一趟也要十天了。

    “无碍,皇帝让我修养好身体再去报道。”

    方源摆摆手说道。

    圣旨没有时间限制。

    传旨太监的意思是不超过三个月。

    因为圣旨不单止是给方源的,所以圣旨在刺史府就宣读了。

    “好的。”

    “那我明天就动身!”

    杨秀兰重重点头道。

    她听从方源的安排。

    “那我就先不回去啦。”

    “反正爹应该是回迁移到辽州的。”

    赵梓萱立即说道。

    她想留下来陪着方源。

    不想来回奔波,太累。

    以老爹对娘亲的态度,应该会答应的。

    杨秀兰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方源。

    “你也跟着回去吧。”

    “两个人劝比较容易成功。”

    “你也不想你爹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吧?”

    方源沉吟片刻说道。

    “哦。”

    赵梓萱瘪瘪嘴,最后很不情愿点头。

    杨秀兰看着,越看越满意方源,越想将赵梓萱许配给方源。

    就这样,杨秀兰母女次日天亮就离开辽州城。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三天过去,方源恢复差不多,从床上下来。

    在方源的主导下,辽州四边城门重新修整,扩大了它的规模等等。

    几天后,赵英才来信,愿意接受方源的推荐。

    至此,方源确定辽州刺史人选。

    而薛文博等人还在等待方源的答复。

    很快,方源向朝廷推荐接任人选,并确定就任长安令时间。

    帝都长安城,方源即将前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