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条约(1)(3/4)

足利幕府的要求也很简单,大明不要再支持反对幕府的势力。同时若大明想贸易,他们可以开放港口。

其实在朱高炽看来,这样的结果最好,东瀛臣服为藩,两国再不起争端。对于大明而言,册封只是一道诏书的事,管他东瀛谁当家,只要对大明恭顺就好。

可皇命难违,大明那位阴险的皇上,就是要让屁大点的东瀛,陷入内战。让人家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永远不得安宁。

其实,他已经能猜到京城中那位阴险皇帝的用意。

那位皇帝是把老爷子当初对北元实行的卡脖子政策,换个花花样用在了东瀛身上。

东瀛之地物产贫瘠,早些年为何海盗倭寇盛行,拼命也要去大明抢劫,就是因为大明不卖给他们东西了。因为东瀛长时间的内战,百废待兴,他们这边什么针头线脑,药材铁器都要依靠大明输送。

皇帝不给东瀛自给自足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打,然后再通过贸易牢牢的控制住东瀛的经济命脉。

用些不值钱的东西,把东瀛的银子带回大明,让海港之中全是大明的商船,使得倭人不管用什么东西,都要从大明的商人手里购买。

东瀛不单是有银子,东瀛还有铜矿。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眼珠子都是红的。锦衣卫派人查探消息,根据随行工部人员的计算,那铜矿的年产量可达铜一百五十万斤,要知道大明在云南的铜矿,年产量也不过一百二十万斤。

大明缺铜啊,而且东瀛的铜因为冶炼不彻底,其中还含银!

所以这近乎两个月来,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随行而来的船上,那些本该交接给东瀛诸侯山名家的物资,他一丝未动,颇有些坐地起价的味道。

他是有些腹诽京城皇帝对东瀛的政策,但对东瀛的矿产垂涎三尺。

“殿下?殿下?”见朱高炽许久未说话,郑和在后面开口问道,“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