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多养猪(2)(3/4)

修路不是一拍脑袋弄条道出来就是路的,不然为何古人要花费天文数字修筑如徐州古道这种南北大陆呢!

第一,利于同行,这是最短的最快的路。

第二,便于统治。

第三,税收。

可想而知,这路若是修好了,沿途各城池每年的城门税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条路臣也有所耳闻!”朱高炽笑道,“据说这徐州古道的起点在徐州城东的东岸驿,东岸驿在徐州的子房山下,相传旁边就是留侯墓!”说着,他笑了笑,“而且此路还经过沛县,皇上....说起来,沛县还是咱们祖籍之地呢!”

朱家的祖籍还真是沛县,后来才迁移到了泗州,然后又是凤阳....

“路定要修,不然淮北还会穷下去!”练子宁看着皇帝,期待着皇帝最后的决定。

说起来淮北在唐时可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后来之所以落成现在这样,除了战争之外,就是因为路被荒废了,许多人忘记了。

华夏的事就是这样,落寞的城池或者人,没人关注,就让他们落寞下去吧。因为把落寞的地方重新振兴起来,吃力不讨好。重建远不如新建,新建有感恩,重建有麻烦。

朱允熥很高兴,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他告诉臣子们做什么。

而这一次,则是臣子们主动对他这个皇帝说,该做什么。而且,还提出了有力的证据和规划。最主要的是,除了官僚之间的斗争之外,朱允熥真的很难得的看到了,中枢的官员对于普通百姓民生的关注。

“你这么一说,朕也想起来!”朱允熥笑道,“当年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候,学士曾讲过这条路,苏东坡把这条路称作石佛山南路,甚至一度想在徐州周边买几百亩田隐居,呵呵!”ъìQυGΕtV.℃ǒ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