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追击(3/3)

再次高举战刀,停留片刻,在头顶旋转两圈,刀锋向前一指!

身后雁形冲锋的虎卫们先后放弃了各自追砍的目标,迅速汇拢成双排纵队,疾驰向前!

相对劈砍有力、挥舞起来遮护作用也更大的战刀而言,宝剑看起来雍容华贵,但更适合刺击。虽说就杀伤效果有“刺死砍伤”之说,但战斗中挨上一刀,失去抵抗能力也便是大半个死人了。实战不比让观众眼花缭乱的表演,一招制敌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尽快解决对手,因为前面还有更多的敌人!所以,宝剑类似于仪仗武器,那是不需要自己上阵搏杀的监军文臣大人们喜欢挂在腰间炫耀的东西,这个时代的将领,步战大多喜欢用刀。但骑战时,大家各有趁手的长兵,自然也不会干涉手下的甲骑使用什么武器。

孙杰不同,相比马剑铁枪等长兵,他更加偏爱马刀。

很久以前便不怎么需要亲自冲阵了。然毕竟自十几岁投身行伍,多少次的与死亡擦肩而过,让孙杰对马刀情有独钟。

甲骑对冲的战果,相当程度上要靠运气的成分:虽然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骑士在一对一的战斗时肯定会占些便宜,但若干次战斗统计下来,总体战果还不到二成——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折损率也非常高!经过多年的仔细观察和亲身体验,孙杰发现,问题,恰恰就是出在兵器上!

所谓的对冲,就是敌对双方相向驱驰,马匹不断加速,最理想状态是在双方交错的刹那间,马速达到最高,避开对方戳过来的武器,同时用武器向对方扎过去……如果没扎中,双方会跑出一段距离后勒住马,再次重复……直到一方落地或落荒而逃。当然,跑出多远再勒定战马回冲很考验骑手的经验:距离过近,马速提不上来会吃大亏、跑得太远,敌人已经返身加速,自己的马速还是提不起来!

使用长兵,表面上看起来对冲时会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但实战中,每个人都会本能的以自保为第一选择,是否能扎中敌人还在其次。双方的注意力都在避开对方的攻击上,所以,往往对冲若干次,还是谁也没戳中谁。久经战阵的老兵,也就是在时机把握和信心方面占些便宜——而如果一方是头尾相衔的两骑,后面的骑手便完全不需要担心对方已经挥出去来不及收回的长兵,哪怕是个新手,此时也往往会获得战果!

使用马刀则不同。高速运动中,横向劈砍肯定比纵向突刺有更大的命中率——只需你靠的足够近!长兵戳刺出去不容易收回,但只要勤加练习,三尺多长的马刀便可以持续挥舞,哪怕对手是两骑纵队:格挡、劈砍、再次格挡,三个动作可以一气呵成。而且,不同姿势的挥刀,可以非常方便地传达各种复杂的命令。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武器可以很好的培养勇武精神——你必须拥有近身接敌的勇气,它才能发挥效力!

一两仗没有斩首功,固然可以推说是运气不好——接连几仗下来,回营时马脖子下面还不能系上一颗敌人滴血的首级,只能证明你鼠胆,自己滚去做守营兵罢!

想到这一层,孙杰有意识地让十几个战绩平平但绝不缺乏勇气的马卫把各自趁手的主战长兵换成副武器战刀,几次模拟对冲下来,所有人惊讶地发现,尽管对阵的另一方都是有斩首功的甲骑,刀组的命中率竟比对手整整提高了一倍!

从此,虽然每人都有各自趁手的长兵用来冲阵,孙杰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想在这面孙字帅旗下的马队站住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必须拥有马刀的斩首功!

至于孙杰的内卫甲骑——孙杰属虎,大家习惯上称作虎卫——更必须跨过一道门槛:三级功。

/112/11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