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7章 西客站(2/2)

两人就半爿屁股斜挨着花坛的石台,聊了起来。

“做出行是星瑞生态化反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会竭尽全力把它做大做强,未来我希望在全铧国的任何一个城市打开星瑞出行,都可以在三分钟之内叫到车。”李睿道,“把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用更高效的方式取代!”

潘春晓道:“这个想法并不新鲜,镁国的优步已经做的很大了,国内也有一些公司在做了。我们今年以来就收到了好几个类似的申请文件,燕州有几家在搞,你的大本营海州也有人在搞。”

李睿当然知道潘春晓说的是谁,燕州的应该是摇摇和DD,海州则是大黄蜂。

再加上两年前就进入这个行业,一开始以专车为主,今年才开始转型做网约车的易道,其实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还是蛮多的。

只不过这个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大家都处于小打小闹的摸索阶段。

尤其是DD,最初就是个草台班子,连软件都是外包给一个中专老师做出来的,一共才花了九万块钱,垃圾到了极点。

据说程伟带着软件去信息协会演示的时候,叫十次车只能响应六七次,搞的大家都非常尴尬。最后程伟不得不同时带着好几部手机去演示,哪部响了就把哪部拿出来。

跟其他对手比起来,星瑞出行反而是技术最强的,资金雄厚,也有自己的地推队伍,但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李睿道:“海州是我的大本营没错,所以我不急着去做。反而是燕州这个市场绝对不能丢弃,既然我在这边没优势,就得先集中力量把难啃的骨头先啃下来,只要能先拿下燕州,海州那边也不成问题。”

潘春晓道:“看来你是遇到了啃不动的骨头,希望我们帮忙了?”

李睿点头道:“没错,我们目前遇到很多阻碍,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支持,尤其是涉及到出租车行业管理的政策方面,很多公司都比较担心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所以不敢和我们合作。”

半个月之前,秦意给李睿打电话汇报工作,谈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政策。

秦意的原话是:我们不怕苦也不怕累甚至不怕跑断腿,但是跑了一个多月,跑了一百多家出租车公司,连一家都没谈成!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星瑞出行提前买下一家出租车公司,也和交通协会做了申请,但由于政策法规的滞后性,始终没有一份明确的文件支持打车软件这种运营模式。

当出租车公司询问秦意是否有燕州交通协会的合同文件时,她拿不出来。

出租车公司的逻辑也很简单,打车软件叫车属于调度出租车,而这种权力属于燕州调度中心,没有调度中心的文件,他们不敢合作。

秦意只能去找交通协会协调,协会只说这样搞没有先例,又担心民企介入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还在研究当中。

李睿带着潘春晓来看地推的艰难处境,就是希望能够从信息协会这边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