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2章 前任首相(2/2)

托尼道:“第一,英伟达是一家典型的镁国公司,鹰国政府很有可能会因为它的背景而否决这场收购。”

李睿微张嘴巴,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的意思是,鹰国政府不希望镁国企业来收购ARM?”李睿问。

前世英伟达收购ARM被否决的事情,李睿是知道的,但否决的具体理由他并不是很清楚。

而且那都是2020年的事情了,难道提前七年收购,也是同样的结果吗?

鹰国不是和镁国穿一条裤子的吗,为什么不希望ARM被镁国企业收购?

镁国不行?镁国的狗岛国可以?这又是一种什么逻辑呢?

托尼见李睿不解,便给他解释道:“ARM作为一种商业架构,应该是中立的,而且一直以来也以中立的态度面对整个产业界,这才能让全产业合力为它搭建了庞大的ARM指令集生态。ARM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用的,开放的CPU指令集生态,和这种中立态度息息相关。一旦ARM被英伟达收购,是否意味着ARM指令集变成英伟达的私有指令集?”

“镁国人已经掌握了芯片硬件产业的巨大优势,如果镁国也掌握了指令集相关的技术优势,鹰国和整个欧洲都有可能受制于镁国,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

托尼顿了顿又补充道:“尽管鹰国和美国的关系一直很好,但并不意味着鹰国要损失自己在地缘政治和产业经济上的优势,去迎合镁国人的想法。”

李睿恍然的点了点头。

托尼道:“第二个因素,则是来自于资金。不管出面收购ARM的到底是哪一国的公司,最关键的问题是资金来源是否干净。”

李睿道:“关于这一点尽管放心,每一笔钱都有非常清晰的来源。”

托尼道:“那我就继续第一个问题。根据我的判断,鹰国政府会给出一些严格的限制条款。如果英伟达能够同意这些条款,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审核阶段。”

“什么样的条款?”李睿问道。

托尼递过来一份文件,给李睿讲解起来。

“按照鹰国对于海外收购的法律规定,若合并中企业上一年度全球营业额合计超过10亿鹰磅,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年度在欧洲境内的营业额超过2亿镑,就应当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而英伟达和ARM的规模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这样庞大的两个公司合并,反垄断机构会认为英伟达合并ARM之后,有可能会将GPU和移动芯片进行搭售,或者降低第三方CPU和CPU的互操作性,来迫使客户放弃采购竞争对手的产品,导致排除和限制竞争。”

“根据过去案例以及我们对于鹰国政府的了解,反垄断机构最有可能提出的是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向全球市场销售英伟达的GPU与ARM的移动芯片产品时,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搭售。这是反垄断法的基本要求,全球通用。”

“第二,与鹰国客户在既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合作,并继续向鹰国市场供应产品和相关软件、配件。这一条是保障鹰国消费者的利益。”

“第三,确保ARM架构各种产品的灵活性、可编程性和兼容性。这也是反垄断法的要求。”

“第四,保证英伟达的GPU、ARM的芯片产品与第三方产品的互操作性,而且不低于英伟达和ARM产品之间的互操作性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是鹰国政府用来制约镁国技术垄断的最大武器。”

“第五,对第三方CPU、GPU和FPGA产品制造商的信息采取保护措施,签订保密协议,将保密信息存储在独立且互不相通的硬件系统中。这是避免恶意商业竞争的条款,算是一个基本条款,不需要特别注意。”

托尼讲话的逻辑非常清晰,有条不紊的分析了每一个条款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重要性。

最后托尼做出结论道:“这些条款至少要遵守六年,最长可能会延续十年。只有英伟达和ARM完全接受以上条款,我才有信心完成这笔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