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4章 再会董彪(3/3)

李睿道:“董行,咱们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有一条开展海外投资,扩张海外市场,寻求各种收购和发展机会?你倒是说说看,去哪儿还能找到比我手里的arm收购项目更好的机会?”

董彪沉吟道:“问题是,你只是提供收购的资金,却拿不到arm的实际控制权……而且这笔投资不太符合我们投资的理念。”

这倒不是敷衍李睿,而是实情。

如果说李睿收购arm是一场高大上的硅谷式收购,那么董彪率领下的生民银行一直以来做的投资有点类似于“捡破烂”。

董彪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搞银行和捡破烂差不多,要注重分类管理,也要注意不要捡回来个炸弹。

过去多年来,生民银行经常会收购一些钢铁、光伏、船舶行业的项目,几乎全都是业内认为充满了垃圾和炸弹的行业,可偏偏董彪就能从这些垃圾项目之中获得收益,还赚的不少。

arm尽管是全世界数得上的高科技高收益公司,却完全不是董彪喜欢的那种投资标的,在缺少控制权的情况下,没办法通过一系列重组和整合的手段把这个项目变得更有价值之后套现。

李睿心里却想,老董啊老董,看上去我是向你借钱,其实我是在帮你。

再过几年你就会知道,这笔投资将会是铧民投最靠谱的一笔,也是帮你逃脱泥潭的唯一机会……

在李睿看得见的未来中,如今风头旺盛群英荟萃烈火烹油的铧民投,其实只辉煌了几年就迎来大厦崩塌。

董彪的成功履历,股东的雄厚财力,铧字头的隐藏背景,全都不足以弥补铧民投的失败:一部分投资在下行产业上的资金几乎是打了水漂,另一部分想要短平快套现的项目也没有运作成功,尽管掌控的资金从300亿飞速增涨到3000亿,却搞砸了几乎所有的投资项目,也算是铧国投资界的一朵奇葩。

到了2019年,铧民投旗下的某个债券到期无法偿付,就此暴雷。

反正铧民投的钱迟早也是亏掉,还不如便宜了李睿呢。

董彪当然不知道李睿是怎么想的,但架不住他的软磨硬泡,而且arm这个收购项目确实符合国家出海战略和百年大计,很能让铧民投在上层中获得好印象,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李睿喜极。

arm收购资金筹集进度:30亿/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