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8章 黄雀(2/3)

高通和英伟达的产品根本不同,前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移动芯片组制造商,专攻手机市场,后者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pc端的图形处理器,也就是玩家们口中常说的“显卡”,根本不是一个赛道的。

但高通还是旗帜鲜明的跳出来反对,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arm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无论是安卓的手机还是苹果的手机,当中的绝大多数芯片采用的都是arm架构。

高通的芯片也是基于arm架构而设计生产的,它能够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上击败英特尔这样的强大对手,靠的正是arm架构带来的各种优势。

可以说,arm架构是高通的命脉所系,如果失去arm的授权,对高通将会是灭顶之灾!

作为一家芯片技术提供商,arm对所有的客户一视同仁,自身并不介入芯片制造行业,只是通过提供技术来获得费用。

高通非常喜欢这种模式,也是arm的最大合作伙伴。

一旦英伟达收购了arm,这种模式会不会继续下去,是高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高通目前的盈利方式除了芯片制造以外,还有众多的基于arm架构获得的研发专利,靠着庞大的专利数量从全球销售的每一部智能手机中都分到不菲的专利费。

高通还把专利许可和芯片捆绑到一起发售,美其名曰给客户最好的体验,其实就是刻意制造竞争门槛,导致众多竞争对手在面对高通的组合拳时,很难找到反击克制的方法。

对于高通这种不正当的竞争,韩星早就恨的咬牙切齿。

英伟达尽管也推出过基于arm架构的tegra处理器,还用在诸如微软的kin手机和韩星的galaxy        r手机上,但从来不是芯片巨头们放在眼里的竞争对手。

保持目前的局势,韩星或许永远不可能反超高通。

如果英伟达收购了arm,可操作的空间就变多了,有机会釜底抽薪从arm的架构授权入手,打崩高通的专利基础。

所以高通是一定要反对英伟达收购arm的,而韩星则是希望暗中支持。

高通不仅自己蹦出来强烈抵制收购,也拉上了谷歌和微软,一起向镁国监管机构方面施压,试图阻止收购。

老黄为了处理这些事情,本就焦头烂额,现在李在龙忽然出手相助,简直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真是大恩大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