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透过表象看本质(2/3)

老李家帮杨春掌控住了权力,老唐家一刻不停的往杨春脑袋上扣政绩,杨春完全就是躺赢的典范。甚至都没有主动去做什么,仅凭着其他人硬抬,就抬到了现在的高度,最终名利双收。

而唐李两家,又是盘根错节的儿女亲家,现在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想要干掉他们,弄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青山都要跟着变得稀巴烂。

现在的青山,已经成为大佬们眼中关注的焦点,没有人可以承受打烂它,所带来的后果。

况且,人家唐李两家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一个老老实实的做生意,一个努力维护着青山来之不易的、发展起来局面,干的都是正经事,也没理由去搞人家啊。

再说了,大佬们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既然没动这边,那就说明他们有存在的合理性,上面默许了这种情况的存在,那自己抢投拉狗屎的去做这个恶人干嘛?

想通了这一点,彭抗美来到青山后所做的一切,就能理解了。

有了前任的前车之鉴,他知道,只要自己不上来就想着,打破本地原有的微妙平衡,就算躺着熬时间,那杨春屁股底下那个位子,迟早都是他的。还有那无数的成绩,都会主动的落到自己头上。

有时候他都在想,前任是不是坐办公室坐傻了,还是脑袋被驴踢了?铺到脚下的金光大道他不走,却偏偏头铁到跟整个青山去作对,怪不得最后会走麦城呢。你说他是傻啊还是傻啊还是傻啊呢?

同时,彭抗美有时候也有些自得。你看,现在多好,花着财政的钱搞基建,不仅能拉动青山的gdp,还收获了一大堆的政绩和名望、民心,局面这不一下就打开了吗?

就连一直观察着这边的老领导,也难得的主动给自己打电话,夸赞了自己几句。上上下下对自己都满意,这不就齐活了嘛,还要啥自行车啊?

想到这里,他更加坚定了无为而治、萧规曹随的理念。在大方针不做变动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有自己特色的想法,在青山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记,这事可不就妥了嘛!

对于青山经济的火车头老唐家,他必须给与足够的尊重,杨春不就是这么做的嘛。观察下来,效果那不是一般的好,既然杨春把路都给自己趟出来了,跟着他走一遍就是了,多简单的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