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零七章、平西王有了,谁是永历呢?(2/2)

    “不过光是带着咱们八旗可不行,还要向教匪学习!”

    “向教匪学习?!”

    勒保和额勒登保都微微一愣。

    “主子,咱们能学教匪什么啊?”

    乾隆向西看了看,嘴里吐出了两个字:“裹挟!”

    “裹挟?!”

    两人顿时错愕。

    “咱们这一百二十多万祖宗之民,久居城市,现在谁会种田的?”

    “西域本来人就少,而且是诸族杂处,多有色目,与我族长相有异,不可轻用!倒是汉人咱们八旗子弟,都习了汉文,说汉语,现在八旗子弟里面会说满语写满文的都不多了.”乾隆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所以裹挟一部分汉人去西域,把他们纳入到八旗,这样才能有人种地出粮,养活一百二十多万祖宗之民。”

    勒保和额勒登保互相看了一眼。

    乾隆的意思他们当然明白。

    如果万一真的要全族退到西域去。

    那西域那些色目种族在外观上就和满洲不一样。

    相反。

    现在满洲八旗子弟基本都说汉语习汉文,外貌上也和汉人难以分辨。

    所以到了西域。

    汉人就是自己人了。

    就和当年大清入关的时候满蒙联盟一样。

    到了西域。

    那就要满汉蒙大团结。

    黑眼珠子的一起去欺负那些五颜六色眼珠子的才行。

    能一起合伙欺负人,才能团结得起来,才能把大八旗真正捏合起来。

    以后就是一等八旗二等蒙汉三等色目了。

    “勒保,你先带着二十万八旗,另外福康安那边也会组织几万汉人团练和几万汉人妇女前去,先把迪化和伊犁都掌控住,把哪里屯垦的汉人先编入大八旗,另外京城内的旗人也要分批拉出关外”

    乾隆交代道,他细细想了想,继续说道。

    “另外要把衍圣公孔孔庆融,还有漠南漠北的两位活佛也一起带过去,可不能让他们落在朱道桦的手里!”

    “皇上,鞑皇乾隆跸归化,胁迫漠北喀尔喀蒙古三汗王部同意乾隆的大八旗计划!”

    乾隆寒冬腊月到了草原上干成了把蒙古精壮编入大八旗的行动确实出乎了朱道桦和他的大臣们的预料之外。

    不过这大八旗计划让朱道桦都不由得惊叹。

    这乾隆不愧是能稳稳掌权六十多年的政治老乌龟。

    就是够能折腾的!

    “清鞑有退出中原的盘算了!”

    陶必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

    “退往何处?”

    朱道桦问。

    “莫不是就退到漠南蒙古?”

    “退到漠南蒙古算是什么退,咱们从辽西或是从燕云出发,大军一两天就能在漠南扫北了!”

    “那是退到哪里?推到乌里雅苏台以北,靠着沙俄?”

    “难道是要和沙俄勾结?”

    一时之间,明廷大臣们盯着地图议论了起来。

    “许是要退到西域!”右丞相顾松眯着眼睛道,“清廷的满洲退路已断,漠南漠北都是放牧之地,这一百多万八旗靠放牧怕是活不了多少,唯有西域天山脚下的农耕沃土,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

    “去西域么.”

    朱道桦沉吟了起来。

    “让清廷暂去西域也不是不可,西域魑魅魍魉这么多,是要被扫荡一番了。”

    任何强盛的中原王朝都会谋求掌控西域。

    这是确保西北安全以及陆上贸易通道的关键区域。

    而且此处乃是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各方势力轮流粉墨登场,情况非常复杂。

    大明自然会谋求对西域的占领,但是西域复杂的民族、宗教势力对大明而言也是个麻烦。

    “皇上,既然要扫荡西域,那不如把太平天国也一起赶到西域去,让太平天国也去西域扫荡一番!”

    顾松笑道。

    要论破坏性。

    乾隆怎么能比得上太平天国。

    “倒也不错,太平天国虽对地方破坏甚重,但毕竟是有功于国家民族的,如果刘之协愿意臣服,朕还是可以容许他们去西走,封个平西王倒是可以封的。”

    “平西王”

    众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笑意。

    皇上这是要把刘之协当平西王的话。

    那谁是永历呢?

    难道是乾隆?

    估计他活不到那么长。

    怕是他的某个倒霉皇子会当这大清朝的永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