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二十九章、大清也有火箭军啦!(2/5)

    所以要在中原战场尽可能击溃对手,有可能的话,把他的十几万骑兵全歼——不过朱道桦也知道。要歼灭十几万骑兵的难度堪比登天。

    能在击溃的同时尽可能的消灭对手就算是很不错了。

    “不,我认为这是机会,只是.我们当然也不能太过于冒进。”

    陶必铨也在盯着地图。

    “皇上,现在乾隆手头上有八旗之中的六个旗,每个旗都有步、骑、炮等编制,其中包括了八个步兵镇,每个一万人,下有五个协,每个协有两千人,合成度很高!”

    没错。

    现在在东方战场也讲究合成度了。

    所谓合成读,就是集合了火枪兵、炮兵、骑兵、辎重兵、工兵的合成化不对。

    清军那边由于火力密度不够,所以没有按照明军一个旅五千人这样合成,而是合成一个镇,每个镇一万人,下有步兵协、骑兵协各两个,辎重参领和炮兵参领合成另外一个协。

    可以说在编制上是相当进步了。

    这样的“高合成话陆军镇”,乾隆手头有八个!

    其中他带出来的镶黄旗有两个,其他五个旗各有一个。

    除此之外。

    就是数量高达九万的蒙古兵了。

    其中有五万蒙古兵也经过了“骡子化改造”。

    就是放弃了弯刀、弓箭。

    转而装备燧发枪。

    全面学习明军骡子兵的作战方式。

    这样经过了“骡子化改造”的蒙古人有五万。

    剩下四万蒙古人不是不想改造,不想求进步。

    主要是.

    枪械不够。

    虽然说大清得到了不列颠的工匠的支持,在燧发枪和火炮的生产能力上进步很大。

    但是进步再大,也是停留在手工业时代的官办手工业。

    在生产效率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已经跑步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的大明相比的。

    所以没办法。

    这五万蒙古人有一万作为侦骑,另外四万

    被改造成为了冲击骑兵。

    这是清军之中的不列颠顾问提供的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