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四十五章、资本主义的工业(2/2)

    他已经打算写一篇名为《东游记》的东方见闻录。

    详细记载这些年,大明帝国从诞生,到崛起的过程中。

    对大明帝国的各地,以及东方各国带来的影响。

    是的。

    康德已经打算回欧洲了。

    自他在1789年,随朱道桦一起到东方,现在已经是公元1797年。

    整整八年的时间。

    可以说在东方是大开眼界了。

    而现在在周围转了几年重新回到大明帝国财富聚集的南方,康德发现自己前几年的见闻,又要被推翻了。

    这个国家。

    发展得太快了。

    ‘他们是在接受搜查吗?’

    康德微微皱眉。

    这样的一幕实在是有些不够雅观。

    那些上了一个夜班的工人们下班了,还要被这样毫无尊严的搜身。

    这工业化大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也可能给不少人带来深重的苦难。

    这些工人,显然是饱受压迫的。

    “是啊,不搜身不行,您不知道,工厂里面生产的是纱,这棉纱多贵啊,难免有些手脚不干净的工人偷拿工厂的货出去卖的,不搜身不行!”

    队伍排了两行。

    男工一行女工一行。

    对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来说。

    被雇主搜身不是什么人格侮辱。

    但如果是男工头在女工的身上摸来摸去的话。

    保准要出人命。

    工人们身上穿着的都是短袖破衣服,大部分人都光着脚。

    脸色也不好。

    面黄肌瘦的。

    显然吃得也不咋地。

    而在男工和女工的中间,还有童工!

    和历史上的英国一样。

    童工同样是有的。

    朱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可不是什么社会福利好得让人羡慕的灯塔国。

    而是充满着剥削和不公,随处可见贫富差距和人格地位的不平等的国度。

    大明朝当然是不存在什么义务教育的。

    虽然大明皇家教育集团和大明朝廷教育部,都在制定建立覆盖去全国的大中小学学校建设的计划。

    准备在未来五年。

    在广州、上海、中都、北都、武汉五个大城市,建立五个大学集群。

    作为东西南北中的五大教育重心。

    可以想象。

    未来这五个城市周围,以及他们缩在的省份的学生肯定有福了。

    而可以肯定的是。

    像是河南啊山东啊这些人口大省,又没捞到什么政策好处的地方。

    未来考大学肯定会非常卷。

    这该死的历史惯性.

    除此之外,还要在全国各地,建立三千个小学,八百个中学。

    虽然计划是雄心勃勃的。

    但很显然。

    相对现在大明朝因为医学进步而导致的“婴儿潮”,在未来十年将会有超过一亿的学龄儿童的数量来说。

    三千个小学,八百个中学。

    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物以稀为贵。

    再加上现在学四书五经的私塾不香了。

    社会普遍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选择让自己的子弟去新式学校读书。

    连皇子、公主,都是在中都皇家小学上学的,所以在中都的豪贵们当然也要跟着朱皇帝的步伐,把子女送去和太子、诸皇子,以及公主们当同学去了。

    既然新式教育开始吃香了。

    那免费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所以现在中小学都是要收费的。

    学费倒是不贵。

    但也不是普通工人阶级和普通农人的子弟能上得起的。

    “工资很低吗?”

    康德皱着眉头看着那些明显有些营养不良的工人问道。

    他发现这些工厂倒是挺干净的。

    这倒是他来到工厂区看到的唯一的优点了。

    但康德不知道的是。

    伍敦元在听说皇帝的朋友要来参观工厂的时候,特地让人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才显得很干净的。

    “低?怎么会低呢?康德先生,我这里工厂的普通男性工人,最普通的月薪都能拿这个数!”

    伍敦元伸出五根手指。

    “五块钱?”

    康德楞了一下。

    “对!五块钱,可以换五十角,五百分,可以买超过一百斤大米!上夜班的还有夜班补偿,逢年过节还有红包,怎么会低呢!”

    伍敦元摇着头说道,脸上露出了肉痛的表情。

    红包?

    康德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伍敦元。

    你们广东人包红包能给多少钱。

    这点小钱也算上去。

    真是个吸血鬼。

    在光复六年通过贸易、船运、纺织等产业,一共攫取了一百万明元纯利润的伍敦元大资本家,此时竟对给每个工人五块钱的月薪感到肉痛。

    这资本。

    果然从头到脚都是怀的。

    说他是吸血鬼还真的不过分。

    一个普通的男工一个月赚五块明元。

    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一天大概也就元左右的日薪。

    换成英镑的话大概就是英镑。

    这个工资水平,其实要比伦敦城内的工人工资高一些呢。

    “童工和女工呢?他们赚多少。”

    “女工是男工工资的三分之二,童工是女工工资的三分之二,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广州,都是这么算的。”

    伍敦元乐呵呵的介绍到。

    他其实是挺喜欢用童工和女工的。

    用他自己的话讲:“可以用童工的地方绝不用女工,可以用女工的地方绝不用男工。”

    “好招人吗?不会有人罢工?”康德问道。

    “好招!现在太好招人了,这一年来太多人进城了,罢工?罢去,大不了再招一批.”

    伍敦元根本不怕罢工这事儿。

    只要工厂内那些技术工人能稳得住,上流水线的工人,随便去招都能招得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