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口中有粮才叫和(3/3)

对比后,他对南方党的信心产生了动摇。这么多年的舍身忘死居然是错的,他很痛苦,他不甘心,他的心里已倒向了仁义社,但嘴里还在犟,也许南方党并不是像夏平说的那样。

罗方舟耿直,心里有事,不问清楚始终不得安宁。

“夏先生,我书读得少,是个糊凃人,你说那些道理,我也弄不明白,我总觉得你对南方党可能不太了解,南方党反大清,怎么可能对老百姓不好。”

刘原俊和大家都看向夏平,他们也想得到答案,这些政治性的理论他们也看不明白。

夏平想了想说道:“罗哥,和字怎么写?”

“一个禾字旁,外加一个口。”

“那么我们古人造字的时候,为什么要‘禾’与‘口’造和字呢?”

没人回答。

夏平自问自答:“口中有粮才叫和,否则一切都白说。”

“所以不管是哪朝哪代,老百姓口中有粮就有和平,口中无粮乱世就来了。”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无不如此,大明让人没饭吃,所以她灭亡了,大清有了康乾之治让人有了饭吃,所以站稳了脚跟。“

“而今天,大清做了什么让人有饭吃,南方党又做了让人有饭吃,大家都不是傻子,分析一下不就得了。”

当初夏平就用这一套理论笼络住了黄贡爷和周文清,现在夏平还要用这真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刘原俊深入调查了解过仁义社,这次嘉定之行,仁义社控制区内人人有饭吃,并且不断地解决外地进入控制区的乞丐问题。不断解决孤寡老人和儿童问题,不断解决因病因伤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

放到哪个朝代,这样的做法都是圣人做法,都要修庙供香火的。

反观大清,即使富庶的蓉都平原,饥饿,卖儿卖女的不在少数。

那里,死气沉沉,到处的是绝望的眼神。

还有那官府的黑暗总让一切改变的企图犹如泥牛之海。

刚才夏平的一席话,彻底打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