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都很忙(3/5)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尝试过一年两熟,或者说尝试过,但失败了,没人敢继续尝试了。此时冬小麦在北方的种植面积都很有限,秋收之后一直到第二年谷雨之前这几个月的时间完全是荒着的,很么人想过要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大家依旧秉承着传统,一年种一季粮食,是丰收还是歉收,完全听天收命。

至于种完小麦的田地不能接着种粮食这个刻板印象打哪来的……

还是拜小麦强悍的吸收水肥的能力所赐。农作物高产量往往意味着晚多的水肥,毕竟植物也得遵守能量守衡定律。古代能获取的肥料真的太有限了,土壤里的肥力自然有限得很,一季小麦下去就给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再种粟的话肥力根本就跟不上,种也是白种。所以种完小麦后这块地就不能接着种粮食了,得种一些诸如苜蓿之类的能养地的作物,把地力养回来。

太耗地力可能也是小麦在中国迟迟无法成为主粮的重要原因。

这些难题对于李睿来说都不是事。他特意挑选了一百二十天就能够成熟的种子,用从建设兵团那里学到的方法配制土化肥给作物施用,还请了最有经验的老农民帮忙,把这几亩地的庄稼照顾得那叫一个好,植株明显比周边谷雨时节播下去的要高出一截,也比对方密集得多,再一次证明,只要肥料足够,管理科学,哪怕是很普通的种子也能获得不错的收成。

诸葛慧看着这几亩谷子,拉起叶片来跟自己比了比身高,笑着对李睿说:“这谷子长得真好,我还从来没有见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李睿,没想到你还懂怎么种田,真是太了不起了。”

李睿说:“我也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己,真让我来种我肯定种不好的。真正了不起的是这几位老丈,多亏有他们精心照料,这些庄稼才能种得这么好。”

正在田间劳作的那几位老农受宠若惊:“郡守大人快别这样说,可折煞草民了!若没有郡守大人的奇思妙想,草民怎么可能把庄稼种得这么好!”

李睿摆摆手,说:“你们就别客气了,你们都是种庄稼的好手,没有你们帮忙,我肯定会把这些庄稼整得一团糟的。”

老农民连呼不敢。虽说把庄稼种得好他们也挺自豪的,可问题是这几亩田的庄稼长得太好了,放在太平时期都够格向皇帝进献祥瑞了,他们哪敢贪这个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