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后方(三)(3/4)

那么当前宣传工作的目标就应该服务于战争。报道大胜的消息,让百姓有信心,报道一些正面的事情,让大家可以有样学样地去做。

虽然分了土地,但是此时华族的普通百姓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余钱、余粮,他们能够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劳动。

只有那些没有恶迹,家中多余的土地被华族赎买了的士绅手中有钱、有粮,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转变成商人了,他们在华族的号召下投资工厂或者是商贸,一些人尝到了甜头,从一开始对华族的憎恨转变为感激。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杨瑛瑛心想这些人有钱人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那么自己这次干脆将那个姓梁的财主捧得高高的,让其他人看着,他们会怎么想?

报纸上的报道只是一部分,下一步可以让地方公署去给他家发个牌匾,甚至以元首府的名义发个嘉奖令。

她刚刚参加了部长会议,听到了周藤虎通报的内容,现在前线的大军进攻很猛,但是各种物资消耗得厉害。

现在华族的粮食要不是有浙江的海商和广州的苏家支持,恐怕早就已经挺不住了。

前方的仗一打,生产肯定要受到破坏,可以预测,未来一年时间,福建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支持。

偏偏在这个时候,陈得利还计划与太平军通商。太平军点名要求了,交易的商品中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粮食。

杨秀清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打仗最需要的是粮食。当陈得利将玻璃、香皂这些奢侈品给他看了之后,杨秀清丝毫不感兴趣,他就是一个要求,要想交易可以,但是必须要涵盖武器和粮食。

当然了,太平军给出的粮食购买价格比护卫军从浙江海商以及苏家那里收购的价格要高得多了,即使是倒卖,华族这边还是大有可赚。

不过现在,最紧缺的是粮食的来源问题,也就是渠道。

杨瑛瑛心想,要是能够通过宣传将这些富人的攀比心给调动起来,那么多少也能够缓解华族当前的困境。

杨瑛瑛将审阅好的报纸送给侍从室,由他们送给报社的人。

报社的负责人叫陈华贤,之前是印刷厂的负责人,写的一手印刷体小楷,印刷厂的模板基本上都是他写的。

不过陈华贤还是无法完全领会到宣传的真谛。

回到书房,杨瑛瑛看到一个身着黄裙,亭亭玉立的女孩站在房间里,正在四处乱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