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14章:不管谁在打交趾,我大汉都要帮帮场子(1/2)

    “陛下,快要到日南郡治下的头顿港了。”

    这一阵子的渡海日子,让陈伏甲又胖了一些,体态渐渐有向何坤发展的趋势。

    他喜欢吃生鱼片,这海里的鱼,吃着正好。

    又不像之前出海还没习惯海上的日子,此时自然大块朵颐毫无节制。

    而且一路上又装成商船,吸引了不少海盗来攻,反手便斩获了许多战利品。

    就连船,也是越打越多。

    心情好,胃口自然好。

    刘恪见陈伏甲如此,不由得调笑道:

    “等会儿你去甘文禁的小船,他没事儿就抓鱼、钓鱼。”

    “你去了正好,他弄上来一条,你就上去抱着啃。”

    “看看是他钓的快,还是伱吃得快。”

    “呵呵。”

    陈伏甲笑了笑,两颊的赘肉有些堆起:

    “陛下,交趾王应该已经知道我军出海的消息了。”

    “但是一路上只见着些小船,都是远远打量,不敢靠近。”

    “看样子只是想摸清我军具体情报,无意来阻挠我军登陆。”

    刘恪撸干净一条烤鱼,将鱼刺也嚼得嘎嘣脆。

    这样就不会被鱼刺卡喉咙了。

    他一边嘎嘣着,一边道:

    “交趾国水师不过八千,且沿海没有大规模海盗,实战经验不足。”

    “虽然船工的造船技术不错,但也多是造些小船。”

    “要是这样,他们还敢在海上强行阻挠我军,朕倒还真敬他们是条汉子。”

    “陛下说的是。”

    陈伏甲连连点头,交趾国的水师,平日里也就打渔。

    小股海盗是能打,但前提也是得碰的上啊!

    海盗也不是傻子,看见官兵的船,哪还会靠近?

    要是碰上孙直恩那样的大海盗,交趾水师根本就不是对手。

    更何况本就是孙直恩手底下的海盗,所转职的大汉水师呢?

    而且皇帝在海上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是用实战烧出来的。

    尽管不担心海上有人来阻挠,但陈伏甲觉得交趾不可能就这么坐以待毙,任由汉军登陆,便道:

    “既然交趾水师不敢在海上与我军开战,那么必然是在港口设防。”

    “那些个摸清我军动向的快船,也定是为了探明我军在哪处港口登陆。”

    刘恪点了点头,他的威名再大,也不可能大到让人直接放弃抵抗,于是问道:

    “那以陈卿之见,我军已经确定在头顿港登陆,交趾水师会如何应对,进行何种布防?”

    陈伏甲稍作思考,拱手回道:

    “臣不晓水战,但以臣之见,交趾水师多半也只能依托港口驻防,绝不会轻离。”

    “如此一来,抵御我军的方式,无非是在港口设些投石车等大型攻城器械,用来阻挠我军靠近海岸。”

    “投石车这种大型器械,确实对咱们的大船有着极大威胁。”

    刘恪又挑上一条热气腾腾的烤鱼,这次他直接开始嚼鱼刺,有点上瘾:

    “是块硬骨头。”

    “但这骨头,越硬,给他嚼碎了,心里就越舒坦。”

    “八千水师驻防港口,就算辅以器械,我军直接强冲,拼着战损,也可给他拿下。”

    陈伏甲道:

    “若只是如此,倒是无妨。“

    “但臣以为,交趾一方,必然会先遣船只游说,言此乃交趾国地界,让我军退走。”

    “法理么?”

    刘恪轻哼了声,难免有一丝担心。

    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大汉朝廷知道交趾国要打琼州,东胡人也知道交趾国要打琼州,交趾国他们自己,也知道要打琼州。

    但这是暗里各自心知肚明。

    明面上,交趾国的大军还在翻凉山呢!

    根本没有跨入大汉疆土半寸,如今两国还是名义上的“邦国”。

    就像当初汉军入夷州,那是因为夷州王遣人迎接,还专门划出了地方供给驻扎,才得以登陆。

    如果那时候夷州王闭关锁国,对外关闭港口,汉军还真不太好强行上岛。

    现在交趾就是如此。

    如果两军不接战,而是先友好交流,让大汉离开交趾国的港口,大汉并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留下。

    人家又没打你,两家还是邦国,你怎么带兵往别人家里走呢?

    太粗鲁了!

    你说凉山的兵马怎么回事?

    登山运动是交趾将士训练的方式之一啊!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

    “陛下,有一快船前来,称前方头顿港乃是交趾国所属。”

    “如今交趾沿海一带,海盗频频作乱,为了保得沿海百姓安危,交趾王不得已之下,下令全面禁海。”

    “不予任何船只停靠,以免被海盗寻得可乘之机,因而请求我军回航!”

    “请求陛下谅解。”

    刘恪与陈伏甲对视一眼。

    还真给他们猜中了,交趾选择示弱。

    理由充分的禁海,还是为了保护百姓,抢先一步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且交趾这边礼节做的挺足,是以下邦的姿态,低声下气请求大汉回航。

    “陈卿有什么办法吗?”

    刘恪面露几分恼意,问向陈伏甲:

    “再这么执意前行,朕可是要背上个攻打邦国的罪名了。”

    陈伏甲狠言厉色,果断道:

    “先表面上妥协,迷惑他们,再遣甘将军以小船快速夺取港口。”

    “交趾水师仅八千,我军又攻其不备,定能速胜。”

    “等到拿下头顿港,臣便往交趾郡走上一趟。”

    “臣听闻,那交趾王素来怯懦,东胡大可汗仅仅以威压,便能令其出兵。”

    “我军一旦登陆头顿港,其人必然骇然恐慌。”

    “加之陛下威名传天下,臣只需一席话语,定教其拱手来降!”

    陈伏甲的提议,没什么大问题。

    只要交趾国降了,就不怕什么背盟啊、攻打邦国的坏名声。

    到时候随便翻翻,就能找着交趾国勾结东胡的证据,搜罗出双方的往来书信。

    说不准还能抓着东胡使节。

    再不济,捏造不就行了!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陈伏甲真能说服交趾国国王。

    不然,在完全攻下交趾国国都之前,该挨骂还是挨骂,该背盟还是背盟。

    刘恪自然不想挨骂,万一被东胡人借题发挥,弄得失了些人心,就不妙了。

    而且他不确定陈伏甲能不能劝降成功。

    强攻交趾三郡,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日。

    太多的不确定了。

    刘恪思索一番,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道:

    “之前清剿的是琼州以东的海盗。”

    “咱们这次出航,是在琼州以西的海域,也逮着了不少海盗吧?”

    陈伏甲点头:

    “合计约有五千之数,大小船只近五十艘。”

    皇帝这骗海盗上钩的技术,越来越好了。

    不仅伪装成商船,还用石块压沉了吃水线,装成一副大量载货的样子。

    偏偏船上的将士们各个歪七倒八,时不时发出一声呻吟,船上也没有人眺望警戒,更也没有人鼓帆,看着就像是染了恶疾。

    假设他是海盗,他也盯着这样的船抢啊!

    “那就好。”

    刘恪脸上的笑意都有些止不住了:

    “那群海盗的衣服,没丢吧?”

    “那是自然,按着陛下的叮嘱,只把人丢了,衣服全都留着。”

    陈伏甲心里一直奇怪着呢。

    汉军很有海盗精神,占了海盗船,杀了海盗,抢了物资,就连衣服也不放过。

    刘恪满脸都写着为国为民,大义凛然:

    “这些衣物,虽说破旧,还沾满血腥。”

    “但稍作清洗,便可穿戴。”

    “拿去赈济那些一年到头,都舍不得换件新衣服的百姓,也是好的。”

    了了两句话,陈伏甲不仅感到心中羞愧。

    自己出身名门,不知人间疾苦,确实对这些破衣服没什么感觉,未曾想陛下竟是时时刻刻想着百姓。

    “把衣服都发放给甘文禁手底下的水师将士。”

    “啊?”

    刚刚还说分发给穷苦百姓,这怎么就直接给将士们了?

    水师将士们虽然原本都是海盗,但朝廷的待遇也不差,还不至于和穷苦老百姓们抢衣服穿吧?

    忽而,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抽了抽,露出一脸古怪之色:

    “陛、陛下的意思是”

    “做人不能忘本哪!”

    “让他们干干老本行。”

    刘恪理所应当道:“换上衣服,打上那些海贼的旗号,去头顿港走一趟。”

    “是”

    陈伏甲低头退下,自己怎么就想不到这种办法呢?

    刘恪捏着颌下短须,望着陈伏甲离开的背影,骂了甘文禁一句:

    “哪有水师大将晕船的道理,朕坐着飞云号楼船,他就死活不敢上船。”

    “传达些细致点的军令,都要遣专人换船去说,扣俸禄,必须扣!”

    ——

    头顿港。

    吴铜是交趾国水师大将,长得有几分英俊。

    以他不到四十的年纪,能独自统率一军,可见其能力。

    在探明汉军船队意图在头顿港登陆后,吴铜便率领水师,在头顿港沿岸列队防御。

    他还特意调遣了不少投石车,置于岸边,以便抵挡强大的汉军水师,专门对着大船砸。

    吴铜眺远望海面,海天一色,湛蓝的海水在遥远处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浩瀚无尽的画面。

    “真让汉军走了大运,近些日子海上都没什么大风暴,不然还没靠近港口,就被卷的船毁人亡。”

    “当真是可惜了。”

    吴铜感叹之间,见着远海的地方,逐渐显现出一条巨大的楼船。

    而后便是无数船只,船上的风帆鼓满,正往头顿港的方向行进着。

    这就是那支全灭普六茹部水师的大汉水师吗?!

    看起来确实气势如虹啊!

    “汉军,来了啊.”

    之前的美景荡然无存,吴铜登时心头一紧,他赶紧唤来人道:

    “你带人乘一艘快艇,告知汉军,我国禁海,不得靠岸。”

    待手下将士远去后,他稍微等了等。

    很快吴铜就发现,那远处的船队,停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