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34章:天子南狩,帝王末路,绝境求生!(2/4)

    要是这么打,那就真打不了。

    可现在李景绩将交趾土著给引了出来,纵然以现在的湿度,不适合放火一口气烧了,其他的御敌之法,也多得是。

    轰隆——

    就在汉军列阵的时候,一块巨石从山坡上滚落。

    李景绩看得头皮发麻。

    他刚才都差点被这种巨石命中,要是任由巨石碾过大军,可就全完了!

    汉军将士也是心中一紧,但下一刻,那巨石滚到几棵临近的硬木之中,硬生生的卡住了。

    巨石摇晃了一下,好像随时都可能翻滚下来。

    但最终却还是钉在了两棵硬木之中,只有稀稀拉拉一阵碎石、泥土滚落。

    李景绩心中一喜,原来更密集的树林,还有这种妙用?!

    直接就拦截了,对大军杀伤力最强的巨型滚石?!

    山林里的南越土著们,见着巨石被卡,剩下的弓箭、鹿角矛,对大规模的汉军,造成不了多大杀伤。

    便在巴木旦的一声令下之中,杀了下来。

    刘恪则指挥着汉军将士们,组成了最基础的战阵。

    在一通练级之下,他的统率也有66了。

    像岳少谦一样,指挥大军如臂使指,还做不到,但列出最基础的战阵,还是没问题。

    前盾,中矛,后弓,分工明确。

    汉军的优势之处,本就是战阵。

    那一个个身上还插着树枝做隐蔽的南越土著,冲了下来,嘴里大声喊着天柱神的荣光。

    无不是被战阵教做人。

    甲胄都没有,你冲那么快干嘛啊?

    直接冲阵杀伤的南越土著,少了许多,只有投掷鹿角矛和石块的土著们,还在猛烈攻击。

    但这些东西,在最前方的盾阵之下,显得杯水车薪。

    也就几个手滑拿不住盾的倒霉蛋,偶尔受伤。

    不过巴木旦没有急于撤军。

    汉军虽然看着没怎么受伤,但仍旧处于守势。

    而最具杀伤力的巨石,虽然被硬木夹住,但夹不了多久。

    巨石迟早会滚落,到时候汉军的盾阵,就会荡然无存。

    哪怕汉军及时躲开,也没有用。

    一旦躲开,无法成阵,必然被乱杀一通。

    忽的,林中又是一片喊杀震天。

    汉军之中的南越将士,从山林中杀了出来!

    他们的模样和南越土著相差无几,大多也是手执鹿角矛,身着鹿皮衣,衣上插着用作隐蔽的树枝。

    不同之处在于,因为属于汉军正规军,头上戴着盔,既能与土著区分开来,又能抵御零散的箭矢。

    化成雨与一众归降大汉的南越首领们,率领着兵马,大发神威。

    同族相残,他们也下得了狠手。

    毕竟一万人马中,主要是由迁入县城的南越土著组成。

    这些羡慕汉人生活的南越土著,对长山之中的南越土著,本就没什么感情。

    而且更喜欢汉人的器物。

    说白了,他们更喜欢享受物质上的充盈。

    汉军讲究军功,这都是能换赏钱的!

    打完这仗,再往墓里添几个小铜鼎!

    “杀!杀!杀!”

    喊杀声骤起!

    本来还呈着守势,十分被动的汉军,忽然成了反冲斗士。

    汉军将士们迎着南越土著们,逆风往上冲锋,中军的鼓锣齐动,陈伏甲亲自敲鼓。

    刘恪的驴车更是如箭头一般,引着汉军向前!

    一直在沉默着的长山,忽的就沸腾了起来。

    久久未能突破盾阵的南越土著们,直接任人鱼肉。

    弓阵中无数箭矢略过山林,近前的南越土著,直接倒下了一片。

    甚至还有不少人,被这一幕吓得脚底拌蒜,摔倒在地,陷于泥泞。

    顿时,惨叫声、喊杀声混杂。

    汉话、土话分不清,就好似鬼哭神嚎。

    刘恪在驴车上,有典褚提着几个人型盾牌相护,根本不多考虑防御的事情。

    而有了【自驾游】天命,保证他亲自驾驶驴车时,在泥泞山地里一样能飙车,更是没了顾忌。

    一驴当先,直接棋盘无双。

    棋盘矛立大功!

    刘恪就跟个战神一样,驴车所到之处,根本没有活口。

    要说这钝器打仗,确实极为占便宜。

    都不用担心兵刃卡在敌人骨节,或是树干上,而被人反杀。

    一通蛮干就完事了。

    难怪典褚有大戟不用,喜欢轮着敌人尸体耍呢!

    “这【杀猪】天命果真好用。”

    刘恪更是志得意满。

    棋盘矛初战就所向披靡,更何况这【杀猪】带来的东西,远不只是个人武力。

    此时南越土著已经节节败退,只有隐入山林跑路的份儿。

    巴木旦亲自断后,勇猛无比,倒也让刘恪不敢随意再追。

    李景绩摩拳擦掌,固然他的先锋兵马败走,但也算是诱敌成功。

    如果南越土著们,没有露面,且追到这个硬木密集的地形之中。

    汉军未必能能以盾阵防住攻势。

    而挡不住南越土著们的攻势,无法将他们拖入战事,就难以为自己这边的南越将士,创造接近的机会。

    眼见着局势逆转,李景绩正要猛干一场,冷不防却听着退兵的号令。

    “陛下,此时正应该乘胜追击啊!!!”

    “快下令,穷寇莫追!”

    刘恪见李景绩相求,更是猛然一震,快速让将士们停步。

    众将士只觉得有些可惜,不过皇帝下令,便也止了脚步,纷纷呼喊道:

    “陛下万岁!”

    “汉军万盛!”

    刘恪望了眼四下的尸体,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

    “仗还没打完,诸位稍安勿躁。”

    “贼寇若是和咱们硬拼,确实手到擒来,只是经此一败,必然不会再轻易接战。”

    “诸位将士们,还需多加警惕。”

    众人听了,神色一紧。

    这次确实是占了南越土著们,轻敌冒进的亏。

    多亏了李景绩先头一败,将敌人引得正面来战。

    如果南越土著们,就像对付李景绩时一样,暗自躲着,从山林里窜出来乱打一通,然后再窜走。

    他们的结果,多半也和李景绩一样,只能咬牙吞下一场失利。

    这也是刘恪最忌惮的地方。

    如果巴木旦带着族人,玩起了丛林游击,汉军的处境会很艰难。

    即使军中有着一万名南越士卒,也很难改变战局。

    陈伏甲想了想,提议道:

    “陛下,既然李将军在溪流边,遭遇了南越土著,虽说败了一场,但也可以说明,李将军的推断不错。”

    “南越土著们,确实是为了饮水方便,而依水行走。”

    刘恪点头,李景绩虽然百战百败,但思路未必一定是错的。

    有时候可能想法是对的,但能力差了,而导致兵败。

    陈伏甲往山顶上望了眼,继续道:

    “南越土著们虽然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在密林之中也能往来自如,但终究是肉体凡胎。”

    “再怎么适应山林间的生活,也会被蚊虫叮咬。”

    “那么他们在休息的时候,必然会选择一处能避开蚊虫鼠蚁的地方。”

    刘恪也往山顶看了眼:

    “陈卿的意思是”

    陈伏甲一指山顶,道:

    “这条溪水,经过山顶。”

    刘恪道:

    “长山山顶是南越土著们祭拜天柱神的地方,也是所谓的长山圣地所在。”

    “地势够高,可以避免蚊虫侵咬,有天柱神神像所在,也能让巴木旦稳定族人的心思。”

    “这么说来,南越土著们,多半会将长山圣地,当做大本营经营。”

    “正是。”

    陈伏甲点头,拱手再道:

    “山顶险要也可据守,以高地攻低地,便有优势。”

    “若是我军能拿下长山圣地,则能打击敌军军心,再让那些归降的首领们,不断散布消息,便可慢慢收服山林中的南越土著。”

    刘恪挥手道:

    “就依陈卿之计行事,势必要拿下长山圣地。”

    随后他又叮嘱道:

    “估摸着时日,张议平多半已经引兵来此,记得按照朕早前的计划,严格执行。”

    “是。”

    陈伏甲正要下去,刘恪却又喊住了他,再三叮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