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37章:在高高的长山里面挖呀挖呀挖~(1/2)

    次日一大早,化成雨便亲自下到山林里。

    他不是去追击巴木旦,也不是收拢溃军。

    南越土著和张议平搜了半天,都没搜着溃败的汉军,他自然也找不到。

    化成雨只是按着手中,皇帝给他的地图,寻到一处极为隐蔽的山间。

    他手中大刀猛挥,几乎砍光了附近的杂草、断木,才算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看地图上画的,这里应该有个口子?”

    化成雨拿捏不准,但附近也没其他可疑的地方。

    于是乎,便也只得对着这处地面,拿着刀,跟个傻子似的,又刮又捅。

    捅了一会儿,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刀碰着什么东西了。

    他索性趴伏了下去,用手扒起了附近的泥。

    扒拉了一阵后,赫然扒出了一张木板。

    化成雨三下五除二,将木板挪开,木板下面,又是一层泥。

    他再度将这层泥扒光,又见着一块木板。

    等到将第二块木板挪开之后,才算是露出了一个洞口。

    “就是这儿了。”

    化成雨长长出了一口气,累死个人。

    地道的一个小口,竟然,还做了这么多层封闭。

    他直接下了洞口,这地道似乎很深,外边很深,里边同样也很深。

    就算没有木板、泥土的阻挡,果露在外,只是单纯掩映在树木杂草治下,都不容易被发现。

    化成雨走了一会儿,便觉得走到头了,因为他摸着了一面土墙。

    黑暗中,他伸出手,在头顶上方摸了摸。

    “用木板加以固定,没错了,就是这里。”

    化成雨继续拿着刀,伸手去挖掘木板与土墙的连接之处。

    两者连接的并不紧密,只要把周遭的泥土挖开一层,就能轻松取下木板。

    而后,等化成雨将木板一一挖出来以后。

    轻轻的一声,便有大量的泥土掉落,随后土墙也倒了下去。

    等了一会儿,泥土不再掉落,化成雨拍了拍身上沾着的泥土,踩着木板,这才算正式走入了地道。

    “谁?!”

    当头便有一个汉军将士,持刀抵住了他。

    “御前侍卫,化成雨。”

    那士卒当即放松了些警惕,化成雨在军中,还是有些名气的。

    军中一直护在皇帝身边,不知道长山有地道的高级将领,应该也只有化成雨一人。

    而且这一处出口,堵得很死,交趾国的将士不可能发现。

    按照皇帝的叮嘱,也是将这里,作为联络点使用。

    “应该是陛下那边有消息了,咱们估计也可以开始作战了。”

    看守士卒心中如此想着,不过他并没有就这么放化成雨进去。

    “信物呢?”

    “这里。”

    化成雨递出一个东西,士卒摸了几把,觉得没什么问题:

    “进去吧,陈大人和李将军,都在最大的地道里。”

    “你应该有地图吧?”

    “循着地图走,就能找到。”

    “有”

    化成雨进了地道,有地图和没地图,区别好像也不是特别大。

    毕竟这地图上的地道,七弯八拐,处处相连又各有用处,还真不容易走。

    走了好一会儿,他迷路了。

    还是在早前隐蔽其中的汉军将士们的引导下,才见着了在地道里待了一夜的陈伏甲与李景绩。

    两人没什么精神,呼吸都有些沉闷。

    可看见化成雨来了,面上顿时有了喜色。

    陈伏甲更甚,他堂堂颍川陈氏,世出名门,竟然也不得不学着地老鼠一样,在地道里苟且,便急切道:

    “陛下已经拿下了长山圣地??!”

    “拿下了。”

    化成雨一阵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他走的匆忙,皇帝也没多给他解释什么。

    可这地道是怎么一回事?

    本该溃败之后,四散逃逸的汉军,为何又在地道之中?

    而且看见他到来,就知道已经拿下了长山圣地?

    化成雨心里猛然有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

    陈伏甲知道,李景绩知道,典褚多半也知道,还有这地道里的将士们,都知道为什么。

    偏偏他不知道??!

    “拿下就好,拿下长山圣地,就说明解决了最棘手的南越土著们,看来,现在就是我们发挥的时候了。”

    陈伏甲活动活动筋骨,不过还是直不起身子。

    地道里,终究算不得宽阔。

    “陈大人,你与我说一说,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

    化成雨见此,更是心中难耐,迫不及待的问着。

    陈伏甲做出一脸茫然之色,道:

    “地道啊,陛下善于穴攻,人尽皆知,你不就是当时夜袭张淮阳的八百御前侍卫之一吗?”

    “还请陈大人明言,我也好做配合。”

    化成雨还是很急。

    他当然也知道这是地道,可踏马这地道是什么时候挖的?

    伱们又踏马是怎么进来的?

    该不会连昨天下午大败一场,都是假的吧?

    就他一个人蒙在鼓里?

    这分明是逮着老实人,往死里骗啊!

    见化成雨如此,陈伏甲心里偷着乐。

    只觉得地道里的阴郁潮湿之气,为之一空,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

    “陛下为了追逐南越土著,特意率军深入山林。”

    “可那些南越土著本就世代居于长山,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我军纵然甲胄精良,又特意招募了些南越将士,补充山地作战能力。”

    “固然能占得一些便宜,可又能有多少优势?”

    “陛下雄才伟略,怎会如此不智,和南越土著们,在山林里作战?”

    “就算如此,难道以某之智,还会看不出来深入山林的凶险,而加以劝谏吗?!”

    陈伏甲一脸傲然之色,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给自己脸上贴贴金。

    而后他深呼一口气,缓上片刻,继续道:

    “你在市集里给南越土著们,兑换金银的时候,陛下就已经遣人开始挖掘地道了。”

    “算一算,都挖了一个月了。”

    “交趾之地,多是红土和黏土,长山也是如此,而且近些日子,都是阴雨天。”

    “土地湿软,更加适合挖掘地道。”

    化成雨点了点头,恍然大悟。

    这倒是没错,就连长山山顶上的地,皇帝拿棋盘矛往地上随便一戳,都能轻松立住,当然适合挖掘。

    可他更是不解:

    “交趾的土地,固然湿软,可近些日子多雨,尤其是昨日,更是暴雨倾盆。”

    “哪怕长山,没有化作汪洋泽国,也非常不利于地道安全,你们为何能躲在地道里??”

    他很清楚地道的弊端,地道没被淹就离谱。

    当初张淮阳,就是这么派人叮嘱琼州各郡守将的,以水攻、火攻,来解决地道。

    只是在守将有所准备之前,城池就已经被皇帝给骗开了,没有用上。

    但这两个方法,毫无疑问,都能很好的针对挖地道。

    而现在阴雨天里,固然放不了火,可狂风暴雨之下,难道不会把地道给淹了吗?

    见化成雨连连追问,陈伏甲颔首,一脸满意之色。

    化成雨比典褚和李景绩好玩儿多了。

    一个是憋上一天,放不出几个屁来,另一个是只会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还是化成雨好,会举一反三,十万个为什么,能满足他的展示欲。

    陈伏甲见有了捧哏,便也耐心解释着:

    “这是自然,暴雨对地道有很大的影响。”

    “但为了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将士们也只能克服困难,挖掘更深、更坚固、结构更负责、功能更全面的地道。”

    “正所谓水往低处流,那么便在山体中开挖,甚至结合一些隐蔽的山洞,逐步把孤立的山洞,发展成纵横交错相连的地道。”

    “一些容易灌入雨水的地方,也特意做了掩盖,以木板、阔叶、泥土等,加以封闭。”

    “同时,将士们也挖掘有专门用来排水的通道。”

    “这些优化过的地道,相比于之前你们用来夜袭敌营的地道,隐蔽效果大大提升。”

    “别说不怕暴雨,就算是水攻、火攻、烟攻,全都来了,也是白搭。”

    “你这边放火、放烟,那边要么封死,要么直接钻着另一个地道,溜了。”

    陈伏甲见光用说的,太麻烦,而且这地道里,呼吸也不是很顺畅。

    索性便将之前,皇帝教导将士们如何挖地道时,画的地道结构图,拿给了化成雨。

    化成雨只是草草看了几眼,便深吸了一口气,试图缓解自己的情绪。

    就图纸上写明的地道来说,挖掘深度普遍在三尺、四尺之间,宽度则是两尺左右,高则有三到五尺。

    地道顶部,还用着圆木、硬质黏土,以及少量铜板、木板,做成厚度差不多三尺左右的防护顶盖。

    顶盖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较小的地道内部,只有支撑顶盖。

    而一些规模较大,比如专门为了让典褚也能钻进去的地道,则除了顶盖之外,还设置了额外的支撑柱。

    就地道的形状来看,则大多呈“乙”字形,并且加以倾斜。

    一看就知道,这也是为了防止暴雨的设计,以便将渗水,排入蓄水坑或排水地道之中。

    而处于拐角之处的蓄水坑,则正好可以作为水关,防止敌人入侵的同时,还能够当做水井。

    而且从这数量来看,只怕除了少数,掌握着地道地图的汉军核心将领。

    就连寻常汉军士卒,也搞不清楚,这一个月以来,他们到底挖了多少地道!

    纵然心中惊骇万分,可化成雨还是有太多不解:

    “陈大人,咱们要挖掘这么多地道,还得加以隐蔽,以及各种细致的处理,材料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