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70章:猫屎很臭,刘恪盖饭(2/4)

    “封秃发部汗王,为雍王!”

    “封金真部汗王,为燕王!”

    “封有扈部汗王,为陈王!”

    “封慕容部汗王,为齐王!”

    贾无忌在诏书上头,以玉玺盖上大印。

    随后将酒爵往地上一扔,酒爵在地上滚了两圈,里头还剩下的半杯酒全都洒了出来。

    一些还溅到了萧元常的鞋上。

    萧元常微微皱眉。

    贾无忌拍案道:

    “东胡八部宣猷赞化,抚绥黎庶,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

    “而今天下四海升平,皆东胡八部之功!”

    廉汉升梗着脖子,大呼道:

    “你这乱国之贼,竟敢如此!!”

    老将军的叱喝响彻大殿,如同惊雷般震撼人心。

    身躯挺拔,目光如刀,锐利而犀利地注视着金吾卫,毫不退缩,眼见着就要冲上去抡个大巴掌。

    却被萧元常拦了下来。

    萧元常是拉不住廉汉升的。

    但廉汉升察觉到,萧元常在他手心,点了几笔,忽而忍耐了下来。

    “哼,老夫虽年迈,尚能食肉六斤,我劝你赶紧把吃的,给老夫备好。”

    难得有机会公款吃喝,索性吃个痛快。

    萧元常又在廉汉升手心点了几笔,给他摁住了。

    吃肉?

    六斤?

    大家都关在大殿里,又不能去茅房,就用个尿壶。

    你这分明是想,与满朝公卿为敌!

    忠于汉室的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无力和绝望。

    而那些世家重臣,则在心里暗喜。

    世家相信贾无忌,就是因为这个。

    高皇帝曾定下了,非刘氏不得封王的规矩。

    当年那吴王开拓南方有功,不还是得先嫁妹妹再改姓刘?

    这不是摆明了,贾无忌是东胡人安插的暗子吗?

    早前宇文氏谋反,就听说宇文氏和东胡人勾肩搭背。

    看来勾肩搭背的不仅仅是宇文氏,还有替宇文氏出谋划策的贾无忌。

    甚至可能,这贾无忌,就是东胡人放到宇文氏之中的细作。

    毕竟之前,大汉朝中唯一让东胡人忌惮的大将,就是宇文拜。

    后来宇文氏谋反,贾无忌见事不可为,便又借着机会,投靠了汉室。

    从而打入了大汉内部。

    说不定因为其在宇文氏谋反的过程中,替大汉平乱出了力,更是颇得皇帝信任。

    而现在,贾无忌显然就是跳反了。

    不少人都在叹服,东胡大可汗不愧是能将大汉,打的仅剩琼州一地的猛男。

    竟然连这一步,都算计到了。

    王昭在内的世家之人,也是因此,才确定了贾无忌的立场。

    确定了那一支有甲胄在身的八千金吾卫,是己方力量,且有东胡人作为外应,他们才敢一同叛乱。

    萧元常此时的心情,却是极为复杂。

    酒爵中流出的酒水,已经完全打湿了他的鞋袜。

    他的智略,比之贾无忌,差了许多。

    但作为一个前史官,萧元常对史籍记载,如数家珍。

    项羽当年灭秦之后的分封诸侯王,就有些这种意味。

    将春秋战国的老贵族,赶到偏远地区。

    再把一些核心土地,分给那些在反秦的过程中,冒出头的新贵。

    又把高皇帝赶到了汉中。

    然后通过激化各国新旧贵族的矛盾,等待各国内乱,然后出兵平乱。

    从而实现,扶持傀儡和暗中兼并的目的。

    这条计策,其实没有任何问题。

    这也是基本是项羽当年,想要当皇帝的唯一办法。

    事实也和项羽想的一样,比如诸侯王刚刚就藩,齐国就乱了。

    可就在项羽马上出兵,准备维护正义的时候。

    守着大门口的三个旧秦诸侯王,简直不堪一击。

    高皇帝四月到了封地,五月就干碎了诸侯王,入了关中。

    到了八月,更是直接拿下了以前秦国的全境。

    所以都说高皇帝牛逼。

    先是作为伐秦主力,和诸侯王一同把秦国推翻了。

    统一天下前,又把其他旧贵族,老诸侯王,给车翻了。

    统一天下之后,还把新的诸侯王,挨个灭了。

    约等于打了三次天下。

    要不怎么说,任哪代皇帝,听了别人称赞自己有高祖之风,都得偷着乐呢?

    那么,再看回到现在的局势。

    大汉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法理上的天下正统。

    将东胡人封为诸侯王,在名义上落实了统治,大汉的优势不再。

    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贾无忌是挟持了刘姓宗室,另立新王的情况下。

    当然,现在坐在金銮上的是贾无忌,事后再去找补,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扯出个傀儡就行。

    但如果贾无忌的立场,突然变了呢?

    他是个彻头彻尾,代汉自立的反贼呢?

    那么诏书的合理性,就得受到质疑了。

    但东胡八部的各部汗王,必然不会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正统。

    那么再看八部汗王各自的封号。

    封号并非完全切合,东胡八部各自的势力范围。

    或多或少,逾越了他部边境,或是索性直接将他人的势力范围,吃了一大块儿。

    就比如说汉中这个战略要地吧。

    蜀王可以说,这是我的,雍王可以说,这是我的,凉王,也能说这是我的。

    甚至雍、凉可以互相把对方疆土,划到自己境内。

    怎么说,全靠一张嘴。

    甚至完全破解了乞颜思烈的遗计。

    乞颜思烈拼了老命,将自己的尸身,留在琼州,想要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就是为了让八部汗王,为了争夺“大可汗”之位的正统。

    从而促使八部觊觎琼州,不断给大汉添乱。

    但八王一封,再见了您!

    大可汗的正统没必要,咱另辟蹊径换个赛道,按着大汉的法理来!

    那么到底是东胡八部,先互相攻伐开始内乱,还是去打着那战无不胜,连大可汗亲征,都没干死的汉帝的主意呢?

    结果显而易见。

    “送下去。”

    “昭告天下。”

    贾无忌吹了吹诏书上的墨渍,让人将诏书送出。

    殿中文武,只是默默无言的看着这一幕。

    等着贾无忌的下一步动作。

    而贾无忌,却是在金銮之上,睡着了。

    即便如此,金吾卫仍旧守着,文武不敢轻动。

    又过了一天一夜。

    沉沉睡了一天的贾无忌,忽然睁开眼。

    “这诏书,应当已经人尽皆知了吧?”

    贾无忌摆了摆手,示意金吾卫们两侧排开。

    金吾卫们肃穆地站立在大殿内,宛如一道人型城墙,将一众文武,隔至大殿两侧。

    贾无忌摸了摸如雪的白发,脸上的皱纹,仿佛又多了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