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00章:一百斤的侯君延九十九斤反骨(1/3)

    “陛下突发隐疾,无法开口说话,手都抬不起来?”

    众将齐聚帐中,一时间,有些拿不出主意。

    之前皇帝虽然也声称有疾在身,不能亲上战阵。

    但时不时,还是会出营溜达,稳定军心。

    一些军令,也会过目。

    薛嘉虽说以军师将军的身份,暂代军务,但更多只是个出主意的人。

    最后拍板的,依然是皇帝。

    可以皇帝现在的状态,显然下达不了任何军令。

    甚至可以说,做出基本的判断,都很困难。

    那么,以薛嘉的声望,肯定不足以服众。

    他的绝症在身,命悬一线,可以让将士们,深受感动,发挥出十二分力来。

    但没有皇帝在后头撑腰,并不具备号令三军的威望。

    皇帝之下,只有岳少谦可以主持军中大局。

    可岳少谦

    这浓眉大眼的,划水比皇帝还严重。

    皇帝好歹时不时溜溜弯儿,岳少谦压根儿不起床,还自带隔离的。

    要不是时不时吱两声,怕是不少人都得以为他真病入膏肓了。

    薛嘉咳嗽两声,道:

    “事急从权,那就由我代为下令。”

    狄邯、乐顺之流的大将,没什么异议。

    本身这就是皇帝之前的安排,由薛嘉暂代军事。

    这些天来,他们也认可了薛嘉的能力。

    确实智计卓绝。

    而且身患绝症,谁都不知道,哪天就挂了,却还是兢兢业业,处理着军务。

    虽说俩病重的先倒下了,身患绝症的还一直苟延残喘。

    但也不妨碍,将士们对他的敬佩。

    至于雷兰、巴尼汉这两个猛将,一个属于降将,势单力薄,一个是新生代,还在成长中,也不好多插嘴。

    倒是侯君延。

    本身就高傲无比,又被乐顺小压一头。

    现在觉得,竟然还要被个病秧子,骑在脖子上作威作福,听着一介书生的调令,很不服气。

    之前还好,有皇帝压着,现在几乎快要爆了。

    狄邯看了眼侯君延,知道他的想法,但自己的威望,也就比侯君延高了半分,不太好多说什么。

    只好先出声,表示自己对薛嘉的支持:

    “事态紧急,陛下病情不知何时才能好转,军师有何想法?”

    乐顺也看向薛嘉,表明了态度。

    “咳咳——”

    薛嘉咳得更狠了,断断续续道:

    “陛下病倒前,曾提到过侯将军。”

    “那么,陛下的意思,应该是让侯将军,领着小股兵马,随着孟封,前往桂阳,”

    “从而诈开城门,夺下桂阳郡。”

    众将点头,十有八九是这么个意思。

    攻打武陵郡城时,四面城门都有将领带队。

    唯有作为主攻对象的南门,是由狄邯和侯君延共同带队。

    那么抽调人手,也肯定是从南门抽调。

    如果随后薛嘉也病倒了,狄邯是可以勉强统帅大军的,所以只可能是派遣侯君延领兵,去往桂阳郡。

    薛嘉道:

    “那就继续依着陛下的意思,遣侯将军领五百人,去往桂阳郡,与马将军汇合。”

    “两万兵马,加上孟封诈城,足以取下桂阳郡。”

    “此外.”

    除了调遣侯君延之外,薛嘉还针对性的重新布置了大营。

    毕竟少了一员大将,阵势也得重新布置。

    他的统率虽然不高,但智略确实够顶,只是缺少亲自带兵的能力。

    单纯参谋军事,倒是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这也让汉军诸将,更为信服。

    侯君延依然是个例外。

    虽然领命分兵,去往桂阳郡。

    但心中,是不服气的。

    岳少谦就算了,能力比他强,战绩比他强,他服。

    你薛嘉是什么玩意儿?

    整天咳啊咳的,要不是你,皇帝和岳少谦能病?!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给皇帝和岳少保都染上了恶疾,调动大军的就是你薛嘉了。

    好手段,心机深沉啊!

    不过侯君延没急着爆发,他只是深深看了眼薛嘉,另有心事。

    第二天,侯君延领着亲信五百人,和孟封汇合。

    只不过没看见孟封的人,只有朱璋带着三百人。

    侯君延皱着眉,语气一点都不客气,大呼孟封之名:

    “孟封呢?”

    朱璋倒是表现的很是恭顺,道:

    “孟将军不便脱身,还需拖住这两万援军,同时迷惑住乞颜讨。”

    “武陵郡距离桂阳郡还有段不少的距离,若是被东胡人察觉到,可就诈不开城门了。”

    侯君延眯着眼,思索一番,才缓缓点头:

    “说的也是。”

    薛嘉让大部分兵马留在武陵郡,只给他五百人,也是为了拖住武陵郡的东胡援军,同时减少他们分兵被发现的可能。

    反正有马括的两万兵马,只要能成功诈城,必然能够夺取武陵郡。

    甚至侯君延有九成把握。

    只要把领军之人,从马括换成他自己,哪怕没有内应没有诈城,也能强行攻下武陵郡城。

    数百兵马一路轻车简从,离开武陵郡,经由零陵郡,去往桂阳郡。

    待到来到零陵郡地界,有一骑探马,追着尾巴赶来。

    “将军,有军师的急报!”

    “又是那病秧子?”

    侯君延听着军师两个字,就不由自主的皱起眉头。

    取了信件一看,心中越发不爽。

    他用力地将信纸揉成一团,手腕肌肉紧绷,脸上的肌肉也跟着一同抽动着,直接将信件踩在脚下。

    “你薛嘉什么玩意,也敢号令我?!”

    侯君延的脸色更加阴沉,愤怒地嘟囔道:

    “催催催,就知道催?!”

    声音带着明显的不满和厌烦。

    他的眉头紧皱,额头上的青筋凸显,双手交叉在胸前,姿态有些僵硬。

    极为不满地抬起下巴,凝视着面前的身后五百亲信。

    目光之中透露出一丝挑衅和嘲讽。

    “山路难行,有能耐你自己带兵试试?!”

    一干亲信不做言语,他们都知道,自家将军,是在抱怨薛嘉。

    也不是不能理解。

    薛嘉没亲自带过兵,自然不知道,行军有多麻烦。

    尤其是将士们对零陵郡的地形不熟悉,为了更加隐蔽还是走的山路,更是困难重重。

    这个时候,薛嘉却不管不顾,还加派人手,前来催促。

    换做李景绩那种脾气好的,指不定也得有怨言。

    更何况,自家将军的傲气,是出了名的。

    自然见不得一个不懂行军打仗的文人,在背后指手画脚。

    朱璋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汉帝这时候病的好啊!

    岳少谦也病的好!

    没有能主持大局的人,下面的矛盾,就直接凸显了出来。

    侯君延这次败走桂阳,再回到军中,肯定会被薛嘉严惩,以正军法。

    说不定就能造成军中文武矛盾,士气大跌。

    哪怕汉帝屁事儿没有,摸着棺材板板爬起来了,这北伐也不一定能继续。

    朱璋按捺住心中喜悦,装作没看见刚才那一幕,找着侯君延,道:

    “侯将军,我手中兵马只有三百人。”

    “即使能诈开城门,也撑不了多久。”

    侯君延已是收回怒意,眯着眼,看了朱璋一眼,依然盛气凌人:

    “所以你打算先行一步,直接进入桂阳郡城,再找机会给我军打开城门?”

    朱璋拱手道:

    “正是。”

    “五日后的深夜子时,以灯火为号,待城头灯火闪了三次后,我会亲自打开城门,将军可趁机杀入城中。”

    “哼,谅你也不敢欺我。”

    侯君延向来是鼻孔看人,也没多想,道:

    “你去吧。”

    “是!”

    朱璋拱手而去。

    侯君延挥手示意,让自家士卒先停步,眯眼看着朱璋离去的方向。

    朱璋的操作,没有任何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