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重返剑气长城(2/4)

老秀才双手举起酒杯,满脸笑意,“那我先提一个,礼圣,一个人喝酒没啥意思,不如咱哥俩先走一个,你随意,我连走三个都没事。”

好好一顿原本谁都不会劝酒的酒,愣是给老秀才折腾出了一股子江湖草莽气。

礼圣真就随意了,只是举杯抿了一口酒,老秀才伸长脖子,等了等,算了算了,礼圣酒量不行,自己就别瞎客气了,跟着抿了口酒,这可是自己关门弟子好不容易挣来的酒,悠着点喝,回头自己那几壶百花酿,得送出手才行。

陈平安问了一个天大的问题:“我先前在客栈那边,他是不是已经见过礼圣了?”

礼圣点了点头。

陈平安彻底无语。

这种事情,还怎么算那先后顺序?

按照那位许夫子的说文解字,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佛家则有那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说法。

道祖曾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不可描述,强字之曰道。陆沉那家伙就直接说道在蝼蚁、杂草、屎溺中。

礼圣喝了口酒后,冷不丁说道:“如果想要跻身十五境,就需要彻底超脱一切因文字而起的大禁锢。”

老秀才一口酒水喷出来。

陈平安愈发怔怔无言。

宁姚若有所思。

曹晴朗和裴钱对视一眼,一个满脸忧虑,一个神色自豪,前者轻轻摇头,后者瞪了他一眼。

礼圣准备起身离开宝瓶洲,顺便护送陈平安和宁姚去往剑气长城遗址。

蛮荒大祖的那场“兵解”散道,后遗症太大,需要他一点一点抽丝剥茧。

老秀才赶紧擦嘴,拉住对方的胳膊,“才喝了一杯酒就走,不给面儿?再聊聊,只是多聊几句,耽误不了什么,再说了,我的嫡传再传都在呢,多少给我留点面子。”

陈平安立即给礼圣倒了一杯酒,因为还有不少心中疑惑,想要借机问一问礼圣。

宁姚,裴钱和曹晴朗,都默然。

一般人真要面子,都不会这么开口吧。

礼圣只得重新落座。

陈平安心声问道:“先生,礼圣的真名,姓余,恪守的恪?还是客人的客?”

关于礼圣的名字,书上是没有任何记载的,陈平安之前也从没有听人提起过。

礼圣说道:“是后者。”

陈平安有些赧颜。在礼圣这边,心声不心声的,确实意义不大。

礼圣笑道:“恪守规矩?其实不算,我只是负责制定礼仪。”

陈平安喝了口酒。

类似言语,大概就像阿良说我吹牛?宁姚说剑需要练吗?火龙真人说自己道法一事,略懂一二。老大剑仙说自己在剑气长城,说什么都不作数的。

给先生倒过了一杯酒水,陈平安问道:“那头飞升境鬼物在海中打造的墓穴,是不是古书上记载的‘悬冢’?”

这种陵墓往往独属于远古帝王,里边机关重重,既不羽化飞升,又不入黄泉幽冥,就像一种另类的“不死”,既得到了长生不朽,又不受任何大道约束。只是在浩然天下,历来只见文字记载,已经数千年不曾出现过实物,以至于连山上修士都当做了一种神怪志异的无稽之谈。

礼圣点头道:“确是如此。”

陈平安抬头看了眼天幕。

那个文海周密,就是这般阴魂不散。

被宁姚寻出踪迹的这头飞升境鬼物,肯定是蛮荒天下一颗埋藏极深的棋子了,比如在浩然天下大举攻伐蛮荒天下之际,蓦然打碎某条归墟航道,修士、渡船和兵马折损之外,这对于浩然天下的人心,本身就是一个近乎致命的重创,换成任何一位练气士,都会内心惴惴。

到了蛮荒天下战场的,山上修士和各大王朝的山下将士,都会担心退路,尚未赶赴战场的,更要忧心安危,能不能活着见着蛮荒天下的风貌,好像都说不准了。

只是最可怕的,还是周密“万一”早就算到了这个结果,比最可怕更可怕的,自然就是文海周密的故意为之,不惜挥霍掉一头飞升境鬼物的性命,也要让浩然天下去蛮荒天下,走得更加安全、安稳、安心,觉得再无半点顾忌和隐忧。

陈平安在宁姚这边,一向有话说话,所以这份忧虑,是直白无误,与宁姚直说了的。

宁姚的答案再简单不过,我只负责对不顺眼的人事出剑,后边的事,我管不着,你愿意想就多想想,不愿意想,就跟文庙打声招呼,让他们想去。

陈平安当时笑着答应下来,说力所能及想一想,再多,也就不想了。

大概也是因为只有这样的宁姚,才会让陈平安说起心思,心事,从无忌讳。

天底下所有的心思,不能只收不放,不然每个人间多思多虑、思虑周全之人,可能都是一张张苦瓜脸。

陈平安问道:“文庙有类似的安排吗?”

礼圣笑道:“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

最后陈平安问了一个深藏心底多年的问题,“当年剑气长城那场十三之争,中土阴阳家陆氏,到底有没有包藏祸心?”

那场蛮荒天下和剑气长城各自派出十三位,捉对厮杀。

萧愻,陆芝,宁姚父母,岳青,米祜,张禄,姚冲道,李退密……

双方名单都是固定且挑明的,双方的纸面实力,大致相当,关键就看次序。

在位次安排一事上,最后证明,极其不利于剑气长城的剑修,简直就是步步落入蛮荒天下的圈套。

比如宁姚父母和出阵,还有大剑仙张禄输给绶臣,如果不是阿良垫底出战,剑斩一头飞升大妖,剑气长城就会满盘皆输。

陆氏一位老祖,曾经专门推演天机,为此赔上了一身大道修为,而且他甚至不是对外宣称的仙人境,而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飞升境大修士。

礼圣摇头道:“是对方技高一筹。文庙事后才知道,是隐匿天外的蛮荒初升,也就是上次议事,与萧愻一起现身托月山的那位老者,初升曾经联手数位远古神灵,暗中一同施展移星换斗的手段,算计了阴阳家陆氏。如果没有意外,初升如此作为,是得了周密的暗中授意,凭此一举数得。”

让浩然天下失去一位飞升境的阴阳家大修士。

折损剑气长城的一部分顶尖战力。

在浩然不在山巅的寻常修士眼中,一城剑修,就可以赢得战争,这样的蛮荒天下,就算打到了浩然天下,又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既然不谙兵略阵法,只会蛮力厮杀,顶尖战力还如此不济事,到了浩然,也只是落个被关门打狗的下场。

所以完全可以说,那场十三之争,幕后的周密,根本就没有想过让蛮荒天下那些所谓的大妖赢下来。

礼圣问道:“如果不是这个答案,你会怎么做?”

一直站着的曹晴朗屏气凝神,双手握拳。

裴钱细眯起眼。

老秀才反而老神在在。

陈平安如实回答:“阴阳家陆氏,就会是下一个正阳山,可能更惨。”

礼圣笑道:“山上恩怨我还是见过一些的。”

老秀才帮忙补了一句,“不也没管。”

陈平安欲言又止。

礼圣举了个例子,“人和蚂蚱。”

一个都没问什么,一个就给了个莫名其妙的答案。

陈平安却点点头,懂了。

宁姚是懒得多想,终于开始举杯喝酒。曹晴朗是百思不得其解,裴钱是一脸茫然,满头雾水。

蚂蚱断了条腿,还能活蹦乱跳。

而作为有灵众生之长的人,撇开修道之人不谈的话,反而无法拥有这种强大的生命力。

陈平安一听到这个比喻,就立即联想到了仙家渡船,在早先陈平安的想象中,一条穿梭云海的渡船,照理来说,是环环相扣、极其精密的存在,但是事实上,一艘仙家渡船的构建组成,除了那些秘不示人的关键阵法中枢,此外一切,其实要远远比陈平安想象中……粗糙。

那么同理,整个人间和世道,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间隙和距离的,自己先生提出的天地君亲师,一样皆是如此,并不是一味亲近,就是好事。

礼圣如果对浩然天下处处事事管束严苛,那么浩然天下就一定不会是今天的浩然天下,至于是可能会更好,还是可能会更糟糕,除了礼圣自己,谁都不知道那个结果。最终的事实,就是礼圣还是对很多事情,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是有意一样米养百样人?是对某些错误宽容对待,还是本身就觉得犯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是在与神性保持距离,人之所以为人,恰恰在此?

崔东山曾经抛出一个极其古怪的论点,有人成为功德圆满的儒家圣人,或是成佛,或是成为白玉京的无垢真人,其实都是天大好事,那么假设若是有朝一日,人人果真皆是无错无过的圣人了?假设人人是文圣,是亚圣,又是如何场景?千万亿万人如一?到底是天大的幸事,还是会让我们这些修心不够的凡俗夫子,在今天就稍稍觉得有点心有余悸?

陈平安越想越远,自己浑然不觉,等到拿起了酒杯,喝过了一口酒水,这才回过神,立即收敛那些神游万里的繁杂念头。

礼圣说道:“想好了要去哪里?”

陈平安说道:“剑气长城。”

老秀才鬼鬼祟祟,朝一旁礼圣开始挤眉弄眼。

礼圣摇摇头,毫无意义的事情,已经证明你这个关门弟子,再无半点塑造出阴神和阳神身外身的可能了。

老秀才犹不死心,再试试看。

礼圣还是摇头。

老秀才抬起下巴,朝那仿白玉京那个方向撇了撇,我好歹吵架一场,还吵赢了那位死活看不顺眼文庙的老夫子。

礼圣没理睬,站起身,老秀才已经提前屁颠屁颠,来到礼圣身边,伸出双手。

礼圣无可奈何,只得对陈平安说道:“此行远游剑气长城,你的情形,会跟文庙那边差不多,类似阴神出窍远游。”

陈平安点头,然后伸出一手,将那把长剑夜游握在手中。

如此正好,京城刚好有件可大可小的事情,让陈平安比较留心,如果真能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可以验证某个心中所想,说不定就能回答学生崔东山当年提出的那个问题,可能最后答案还是不对,但好歹是作为先生对学生的一个答复。

下一刻,就像只有宁姚凭空消失,而留下来的陈平安,唯独手中少了那把夜游剑。

礼圣走向院门,老秀才和陈平安都跟上。

陈平安转头对两位学生弟子笑道:“你们可以去书楼里边找书,有相中的就自己拿,不用客气。”

曹晴朗和裴钱进了书楼,裴钱没打算借书,却看到曹晴朗跟个匪寇差不多,都不是什么贼不贼的了,眨眼功夫,就拿了好几本。

裴钱没好气道:“你差不多就得了。”

曹晴朗没理睬她,很快就从手里拿书变成了怀捧一堆书籍,看架势,是有借无还的那种。

裴钱拿他没辙,觉得要还是小时候的自己,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曹晴朗没来由说道:“你是不是有本册子,专门记录先生的板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