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吾为东道主(上)(2/5)

只说“外景”这个道号,真心不俗。

青同摇头道:“外界一直有这样的猜测,不过应该不是,因为先前在酒铺,我与仰止就问了这一茬,仰止说这白景,大道根脚,真身并非‘神异’一途,就是从妖族开窍炼形、一步步登顶的。仰止还说绯妃,可能是白景的再传弟子。”

陈平安愈发疑惑,“那她怎么就纠缠小陌了?是起了一场大道之争?还是剑修之间的恩怨?”

青同嘿嘿笑着,“好像是白景瞧上小陌了,要与小陌结为道侣,小陌不肯,期间先后问剑三场,打又打不过,就只好一路逃,这不就逃到了落宝滩那边躲起来,跟着那位碧霄洞主一起酿酒了。”

其实仰止说得要更直白些,一句话说得青同只觉得胸中郁气一扫而空,所以之后跟着陈平安游历,一直心情不错。

而仰止当时那句话,便是“白景差点睡了小陌。”

陈平安说道:“仰止碎嘴,你也跟着?”

青同顿时无言。你要是不问,我会说这些?

陈平安揉了揉下巴,啧啧道:“没想到咱们小陌也这么有故事。”

这黄庭国,一国境内,寒食江,御江和白鹄江,还有作为白鹄江上游的铁券河,都是名列前茅的江河正神。

作为大骊朝廷藩属国之一,能够拥有如此之多的水运,确实也算祖上积德了,毕竟继承了昔年神水国一部分正朔“祖业”。

紫阳府的开山鼻祖,女修吴懿远游归来,乘坐一条彩色楼船形制的私人渡船,回到了自家地盘,路过那条铁券河,吴懿飘然下船,一挥袖子,先将渡船上边的十数位婢女丫鬟,变成一摞符箓纸人,再默默掐诀,将一条雕栏画栋的三层彩船,变成一枚核雕小舟,与那叠符箓一并收入袖中。

铁券河神祠名为积香庙,祠庙内供奉的那尊彩绘神像,是位相貌儒雅的老文官模样,感知到那位紫阳府开山鼻祖的一身浓厚道气,神像顿时金光闪烁,水气弥漫,走出一位高瘦老者,正是此地河神,瞬间飘出祠庙百余里,见着了对岸那位眉眼冷清的高挑女子,老人立即作揖到底,行了个大礼,扯开嗓子喊道:“铁券河小神高酿,恭迎洞灵元君銮驾!”

诚意够不够,就看嗓门高不高。

他虽是黄庭国朝廷封正的河神,事实上却是紫阳府的附庸,一座河神祠庙,有点类似“家庙”了。

吴懿身为老蛟程龙舟的长女,道号洞灵,又是紫阳府开山祖师,因为是女修,精通道术,故而又被尊称为洞灵元君。

当然是一种僭越了,元君头衔,可不是随便一位女修就能戴在头上的,不过在浩然天下这边,只要不是道门女冠和山水神祇,文庙这边,是不太计较的,这一点,类似各国朝廷地方上禁之不绝的淫祠,可要是在道门科仪森严的青冥天下,非上五境女冠不得敕封元君,是大掌教订立的一条铁律。

吴懿以前对这“洞灵元君”的敬称,一向颇为自得,总觉得没什么失礼的,外人大不了就是早喊了几百年,反正总有一天,她会名正言顺获得元君称号。

只是今天吴懿却皱眉不已,训斥道:“什么元君,懂不懂规矩。”

铁券河神立即改口道:“小神拜见洞灵老祖!”

吴懿之所以转性,当然是得了父亲的一道法旨,程龙舟要她在家乡地方上,规矩点,少摆些无聊的空头架子,不然如果哪天被他得知,在北岳魏山君与那大骊礼部的山水考评上,得了个不太好的评语,就会让她去大伏书院关门读书个一百年,省得外人说他程龙舟教子无方。

前不久吴懿刚刚乘坐一条老龙城的苻家渡船,跨海去了一趟桐叶洲,觐见父亲,也算是为父亲的高升道贺,吴懿当然不敢空手前往,将紫阳府密库直接掏空一半作为贺礼,弟弟因为是寒食江水神,不得擅自离开辖境,更无法跨洲远游,就只好让姐姐吴懿帮忙捎带礼物。

父亲程龙舟,从披云山的林鹿书院副山长,升任儒家七十二书院之一的桐叶洲大伏书院山长。

其实对这双姐弟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他们再不用担心,自己哪天会被父亲当做进补之物了。

然后吴懿赶在年关时分返回宝瓶洲,走了趟老龙城新址,帮着黄庭国皇帝牵线搭桥,与那几个地头蛇的大姓门第,谈了几笔买卖,再去东边大渎入海口附近的云林姜氏,最后去拜会了一下有那“世交之谊”的淋漓伯,这条旧钱塘长水蛟,升任为大渎侯爷后,府邸依旧建立在七里泷风水洞那边,按照辈分,勉强算是吴懿的世伯,可其实真要计较起来,双方就是平辈,毕竟吴懿的道龄,其实要比后者年长,只是那条水蛟好造化,在修行一途,后来者居上,在吴懿还在为跻身元婴苦苦挣扎时,这位钱塘长早就是一条得道的元婴境水蛟了。

吴懿懒洋洋问道:“萧鸾已经在府上候着了?”

老河神沉声道:“回禀洞灵老祖,那婆姨已经在府上待了三天,只等老祖銮驾回府。咱们这位白鹄江水神娘娘,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行事风格,不晓得这次摆出堵门的架势,又是图个什么。”

他与那萧鸾不对付,所以但凡有点机会,就要在吴懿和紫阳府这边给萧鸾下绊子。

白鹄江祠庙与水府,距离紫阳府不过三百里水路,但是吴懿当年“出关”之前,数百年间,白鹄江水府跟紫阳府一直没有什么香火情。

之前吴懿飞剑传信一封紫阳府,让自家府上准备一桌年夜饭。

府主黄楮自然不敢怠慢,早就让府上修士出门采办各种山珍海味,如今在各处仙家渡口都能见着的那座珍馐楼,光是昨天和今天,就先后给紫阳府送来了五六只食盒,只说其中一道菜肴,就有书简湖那边特产的金衣蟹,而且是最为罕见的“竹枝”,据说是从池水城珍馐楼那边专门派人送到紫阳府上的,传闻即便是书简湖当地野修,一辈子也吃不着两回“竹枝”金衣蟹,因为能够吃上一顿,就是运气极好了。

吴懿瞥了眼那位一贯乖巧伶俐的老河神,“高酿,今儿府上的年夜饭,有你一份,可别迟到了。”

不给那厮阿谀奉承半句的机会,吴懿已经掐了个道诀,使了个水法,身形好似化做一条碧绿色的流水绸缎,如有雷电激绕其身,一时间空中云烟沸涌,如龙擘青天而飞去,以至于远处的整座紫阳府都要摆簸不已,然后在一处大殿之中,吴懿重新凝聚为高挑女子的人身,打了个哈欠。

吴懿置身于剑叱堂。

一般的谱牒修士,返回山门,第一件事,多半是走一趟祖师堂,敬香祭祖。

不过吴懿本就是紫阳府的开山鼻祖,总不能祭拜自己吧。至于那些牵线木偶一般的历任府主,其实好些个都沦为她的盘中餐、腹中物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是半点不惜命呐。有那学了点房中术便想要与她双修的,也有趁她闭关就想谋权篡位的,还有勾结外人试图欺师灭祖的。

洞灵老祖打道回府,动静又大,就算是那些离着大殿颇远的地界,府内谱牒修士和丫鬟杂役们,纷纷停下手上活计,都跪地不起,口呼老祖。

也不管开山老祖看不看得见,听不听得着,反正都是一份心意。

吴懿转头望向大殿门口,等着黄楮等人来这边恭迎大驾。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以前的宝瓶洲,别说地仙,就是个龙门境,便足可横行一方,随处游历,招摇过市。如今哪里成,任你是位元婴境,恐怕都要夹着尾巴做人吧。

铁券河边,高酿久久没有收回视线,脚边河流,被吴懿遁法的气机牵引,水面起伏不定,掀起阵阵惊涛骇浪,老河神都没敢平稳水势,只是杵在原地感慨不已,洞灵老祖的这一手水法,真是玄妙通神了,比自己这江河正神都要抖搂得顺溜了,高酿不由得叹息不已,轻轻摇头,喃喃道:“人各有命,羡慕不来啊。”

只是高酿又有几分心疼,紫阳府的年夜饭,可不是白吃的,若是空手登门,毕竟于礼不合。

半点不比参加魏大山君的夜游宴来得轻松啊。

耳边蓦然响起一个略带笑意的嗓音,“确实令人羡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