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也是故乡(3/4)

若是德不配位至极的宗主竹皇,贪恋权柄,不舍得放手,那就怪不得夏远翠这个当师叔的,要为列祖列宗们清理门户了。

他会联手明面上的晏础和躲在暗处的陶烟波,这两位元婴境剑修,一起问剑竹皇。

反正如今正阳山的口碑,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而且等到夏远翠顺利接任宗主一职,那拨诸峰剑修,愿意去蛮荒杀妖,你们只管去。

陆沉打了个响指。

两人便来到修缮过后的一线峰祖师堂,陆沉干脆坐在门槛上,如蛇横路,背靠大门,双手抱住后脑勺,右眼看屋内剑仙扎堆,左眼看屋外云聚云散,两不耽误。

陈平安就跨过门槛,在别人家的祖师堂内散步一般,偶尔绕过那些极为粗壮的红漆廊柱,属于旧木新造,这就是一座老仙府的雄厚家底了,相信正阳山的宝库内,储藏了不少豫章郡巨木和璞山檀木。如果按照如今的价格,随便转手一卖,就是暴利。

陈平安走回大门那边,朝陆沉点点头,可以回了。

陆沉站起身,拿袖子拍了拍屁股,瞥了眼屋内那个好似坐蜡的宗主,笑道:“知君志不小,定非池中物。”

双方重返过云楼客栈。

看热闹不嫌大,陆沉伸手指向一线峰方向,说道:“郭惠风快到山脚了。”

满脸笑容的陆掌教再转移手指,至满月峰山巅,“竹皇已经找到夏远翠了。”

还有个胆战心惊的水龙峰晏础,这位正阳山祖师堂坐第三把交椅的老剑修,此刻心惊胆战,死死盯住满月峰那边的动静。

晏础随时准备策应宗主竹皇,后者只有一个要求,不能让夏远翠活着离开满月峰地界。

如果万一晏础拦不住夏远翠的逃遁,就罪加一等,晏础可以陪着秋令山的那个陶烟波一起闭关思过了。

最早晏础之所以愿意涉险行事,当然是事成之后,夏远翠给他和水龙峰的的利益足够多。

按照这位元婴老剑修最早的设想,当然是老祖夏远翠担任正阳山的新任山主,然后按照约定,夏老祖师让出那把还没用屁股捂热的掌律椅子,晏础顺势补缺,同时以上宗掌律身份,转去下山兼任掌门。与此同时,夏老祖还承诺晏础,一定会不惜财力物力,就算是砸钱也要帮晏础砸出一个上五境,而竹皇所在一线峰掌握的那几条秘传剑脉,都会一并传授给晏础,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将来晏础跻身玉璞境,再不是什么奢望。

至于如今的篁竹剑派,等到晏础去当掌门,肯定就要改个名字了。依照夏远翠的布局,等他担任宗主,入主一线峰,就会召开第一场议事,下令诸峰剑修远赴蛮荒,相信那些个早就想要出剑杀妖的刺头角色们,那帮地仙峰主,他们会很愿意在那边的异乡战场上,建功立业,不惜性命。

如此一来,正阳山依旧有一份希望,能够凭借在文庙那边积攒下来的功德簿战功,让下山跻身宗字头。

最终跟某个死对头一样,同时拥有上下两宗门。

夏老祖做事,确实深谋远虑,滴水不漏。

能够当个宗主,即便是下宗宗主,对晏础而言,已经很知足了。

只是他们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着,失算了。

被晏础一语成谶,那个雨脚峰的年轻金丹剑修庾檩,果然是个天生有反骨的小王八蛋,竟然放着事成之后,可以按功封赏捞到手那个的篁竹剑派掌律祖师不要,偷偷与宗主竹皇告密了!

再就是封山一甲子、闭门思过的秋令山陶烟波,今天竟然要与自己,随时准备一起合力出剑,截杀夏远翠!

秋令山那边的陶烟波,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昨天不是说好了,你竹皇只是重伤师叔夏远翠,让其跌境至地仙,就此老死?

为何今天登山之时,竹皇直接遥遥以心声一句,让他陶烟波跟晏础准备替夏远翠收尸。

第二场天大的变故,再次发生在正阳山头上。

老祖师夏远翠的道场,一座满月峰,被两位上五境剑仙硬生生打成了一座……缺月峰。

祖师堂金玉谱牒上边的一师叔一师侄,同样的玉璞境,同样使用的正阳山剑法,最终剑术高低,却有云泥之别。

从竹皇登上满月峰,面见师叔夏远翠,再到剑光四起,照耀诸峰,最后竹皇单独御风离开满月峰,说要立即议事。

其实还不到一炷香功夫。

一场让外界看得惊心动魄的问剑落幕,竹皇依旧一身法袍洁净,不染纤尘。

他没有直接御剑去往山巅祖师堂,而是剑光画弧骤然下坠,转瞬间来到一线峰的山脚,飘然落地,长剑归鞘,竹皇微笑道:“郭掌门。”

郭惠风目瞪口呆,呆滞无言。

竹皇笑道:“清理门户,欺师灭祖,不得已而为之,让郭掌门看笑话了。”

郭惠风整个人都是懵的。

竹皇直截了当说道:“雨脚峰庾檩与你们凌掌律争夺裁玉山,野溪与蕲河汇流之地的那场风波内幕,我都清楚,这件事,是我们正阳山理亏了,所以接下来一线峰那边就会有场紧急议事,其中一项议程,就是讨论裁玉山归属、以及确定竹枝派往后与正阳山的关系,我准备让你们花三十颗谷雨钱买回裁玉山,同时维持竹枝派与我们的旧藩属关系,至少在我担任宗主的时候,始终不变,绝对不会让竹枝派有沦为下山的忧虑,郭掌门意下如何?”

郭惠风默然点头。

做梦一般。

竹皇笑道:“郭掌门,我们是君子之约,口头约定即可,还是稳妥起见,双方签订一份纸上契约?”

郭惠风看着竹皇,沉默片刻,长呼出一口气,沉声道:“我信得过竹宗主!”

竹皇点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郭惠风说道:“竹宗主有事先忙,我这就回竹枝派了。”

竹皇笑道:“远亲不如近邻,欢迎以后郭掌门常来这边做客。”

晏础和陶烟波隐匿身形,施展了一门秘传剑脉遁法,去了一趟满月峰。

见到那位坐地而死、横断剑在膝的老人,浑身浴血,致命伤在眉心处,有一个铜钱大小的窟窿,鲜血潺潺涌出。

陶烟波喟然长叹一声,满脸伤感神色,不知是见此场景,作芝焚蕙叹,还是兔死狐悲,忧心自己的下场,会不会步其后尘。

晏础面无表情,与老人拱手行礼,死者为大,荣辱是非俱往矣。

晏础再蹲下身,轻轻用袖子帮忙老祖师擦拭掉脸上的血迹。

过云楼那边,陆沉问道:“咱俩要不要凑近了再看一场祖师堂议事?”

陈平安说道:“我怕陆掌教到时候来个脚底抹油,一走了之,再撤掉障眼法,把我一个人留在祖师堂里边。”

陆沉哈哈笑道:“这就有点尴尬了。”

收敛笑声,陆沉叹息一声,“可怜月有阴晴圆缺,可惜笔墨由浓转淡。”

青山林立,诸峰叠嶂,近山浓郁墨绿色,稍远青翠色,更远淡青色,最远灰色,颜色层层浅淡而去,遥遥青山终究不再远翠。

世间情与景,沤珠槿艳,过眼云烟。

一线峰祖师堂内,竹皇坐在宗主座椅上,说道:“今天只议三件事,诸位听着就是了。”

第一件事,夏远翠已死,满月峰峰主之位,暂时由他竹皇兼领。

竹皇甚至没有解释夏远翠为何会死,这场满月峰的内讧问剑缘由到底是什么,需不需要在正阳山年谱上边“润色”一番……

皆一字未提。

第二件事就是与竹枝派有关。

最后一件事,正阳山诸峰剑修,由新任掌律晏础领衔,赶赴蛮荒天下,一起通过东海归墟通道,去往蛮荒天下的日坠渡口。其中陶烟波为首的秋令山一脉剑修,属于戴罪立功,必须先将功补过。

至于宗主竹皇自己,准备闭关破境,至多一年,不管闭关成功与否,竹皇都会亲自去往蛮荒战场。

“山下俗子,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竹皇淡然道:“山中修道,既是剑修,理当杀妖。”

今天可能是正阳山历史上最为简单明了的一场祖师堂议事。

竹皇实在是厌烦了那些山头内部、诸峰之间只会拖后腿的勾心斗角。

既然是剑修,好好练剑不好吗?

正阳山那些剑脉,放在整个浩然九洲,可能不算什么,但是放眼宝瓶洲,足够一个年轻剑修按部就班跻身地仙了。

对待落魄山,竹皇当然没有半点好感,如果不是境界不够,他作为一位纯粹剑修,还是宗主,早就回礼落魄山了。

如今宝瓶洲山上,不都说一座落魄山可以视为一位十四境修士吗?

假如今天就有十四境的境界,竹皇都不用明天,今天就会独自出现在落魄山的山门口。

你拆我一线峰祖师堂,我就拆你霁色峰祖师堂。

只是竹皇的想法很简单,要跟人掰手腕,总得有本钱。既然结了死结和世仇,就不能单凭满腔热血,意气用事。

不然就像两个仇家,明明实力悬殊,双方大街上对峙,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方每大嗓门说句话,就得挨一个耳光,图什么?只是让路人看热闹看得更尽兴吗?

陆沉坐在椅子上,一手托酒碗,同时伸长脖子望向一线峰那边,那边祖师堂内竹皇的说话嗓音,如一颗颗雨珠坠落在陆掌教的酒碗内,雨水敲打春塘水面一般,涟漪阵阵,字字清晰入耳。

陆沉笑问道:“我们猜竹皇这次闭关是为了养伤,还是力求破境?”

陈平安说道:“都无所谓。”

上次观礼问剑,竹皇肯定是藏着掖着了。不过就算竹皇不藏掖,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陆沉一口闷掉碗中酒水,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嬉皮笑脸道:“是不是比大骊京城御书房议事,内容枯燥几分,深度逊色几分,只是在气势上却要稍稍霸气几分?”

陈平安躺在藤椅上,伸手轻轻拍打酒壶。

陆沉咦了一声,“不妙,竹宗主要来我们这边套近乎了,不愧是剑仙,好敏锐的神识!”

陈平安明知是陆沉故意泄露踪迹,也没说什么。

竹皇来这边的时候,身边还带着一个很关键的棋子人物,正是鸡足山一脉,竹枝派当代掌律女修凌燮。

陈平安坐起身,晃了晃手中酒壶,“又见面了,竹宗主。”

至于竹皇和凌燮眼中所见的陆掌教是什么模样,天晓得。

竹皇拱手行礼,笑道:“又见面了。”

竹皇先前只是察觉到这边的一丝不寻常气机,加上源头就在过云楼,就心里有数了。

凌燮还被蒙在鼓里,她甚至还不清楚这个青年修士,就是自家竹枝派的外门典客。

只是听说徒弟梁玉屏说过,裁玉山有个叫陈旧的典客,跟她一起与水龙峰夏侯瓒喝过酒,是个很谄媚的人,酒桌上极会来事的。

陈平安望向凌燮,笑道:“见过凌掌律。”

凌燮略作思量,用了个不容易出错的说法,掐祖诀行山上礼,“竹枝派凌燮,见过前辈。”

连同郭惠风在内,都不清楚,她的这个师姐凌燮,前些年心心念念的投靠正阳山,其实只是投靠一人而已,剑仙竹皇。

她当年在少女岁数,进入竹枝派,成为鸡足山一脉的嫡传弟子,就是竹皇的安排。

后来凌燮没有跟郭惠风争抢掌门之位,也是竹皇的暗中授意。

如果说这场“清扫庭院”的内斗,在尘埃落定之前,最早看似是正阳山辈分最高的夏远翠,在棋盘上下出先手,后边的棋招,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其实在更早且更大的另外一副棋盘上边,竹皇早就开始落子了。陶烟波主动联系夏远翠,本就是竹皇的安排。所以说夏远翠输得半点不冤枉。

凌燮准备去屋内搬了一条椅子过来,是给竹宗主拿的,她自己当然需要站着待客。

不曾想她身边一阵风,原来是那个年轻道士跑入屋内,也拎了一条椅子。

等到竹皇接过凌燮手中的椅子。

凌燮就看到那个道士朝自己递出椅子,道士笑容灿烂,凌燮想要婉拒对方,竹皇笑道:“坐着就是了。”

道士自我介绍道:“小道单名一个‘蔡’字。”

竹皇和凌燮静待下文。

道士就那么跟他们俩大眼瞪小眼。

陈平安解释道:“姓与名一起,这位道长就叫‘蔡’,道号叫什么来着,‘佚名’?”

陆沉使劲点头。

凌燮将那个青年误以为是驻颜有术的得道之士,可能是竹宗主的山上旧友,这次现身过云楼,是受邀而来,保证“万无一失”。

头戴鱼尾冠,是神诰宗道士?

竹皇也不跟她解释什么,反正心声言语,毫无意义。

竹皇并不好奇这个头戴芙蓉冠的奇怪道士,到底是何方神圣。

陈平安问道:“竹宗主怎么给庾檩论功行赏?”

竹皇微笑道:“这种人,留不得。天赋越好,反骨越重。”

陈平安笑道:“这种场面话就别说了。”

竹皇哑然失笑,倒是没有继续解释什么。可能是被说中了心事,可能是与一个外人多说无益。

凌燮越听越迷糊。难道此人不是竹宗主的朋友?

陈平安站起身,“竹宗主,相信我们估计近期是不会再打照面了。”

那道士便长长呼出一口气,好像在替竹皇松口气。

之后陈平安便跟陆沉一起离开过云楼,徒步下山,走到闹哄哄的白鹭渡那边。

陆沉啧啧称奇道:“众喣飘山,聚蚊成雷,以后的正阳山,不容小觑啊。”

陈平安却是问道:“凌燮是不是很早就喜欢竹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