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朔方婆姨(4/5)

若是太平安定时期,一天的工钱大概是能买到一斗米的,但在战乱时期,能买几个馒头也不错了。

灵州富裕,粮价较稳定,再加上是边关,比长安的物价还是要便宜许多。

一大碗剁面卖五钱。

但这里一斗米也就卖几十钱,去年长安的粮价,可是从斗米二三百钱,到六七百钱,甚至最高时黑市卖过更高,现在回落了,那也要百多钱。

怀玉简单的推测了一下,这个妇人在这路边卖面,仅卖剁面毛利最少有百分之十,不算羊肉臊子和羊杂汤的,这算是小商小贩们寻常利润,追逐什一之利。

赚点辛苦钱而已。

不过羊肉臊子可能利润高些。

“你这里可有茶酒卖?”刘绪叫妇人拿点蒜来佐面,一边询问其它。

妇人的小面摊没有茶和酒,这些比较贵重,一般来吃面的也不会要酒和茶,她经营相对单一,除了剁面就只有羊肉臊子,羊杂汤还有冷切羊肉,但也更符合她这摊子。

她这样的小摊子,居然也是要向官府交钱的,不过交的不是什么工商税之类的,而是衙门来收的钱,没有正式名目,但反正得交一笔钱,这是给衙门的,还有给衙门里人的,一般是不良人来收。

当然,惯例还要给地头蛇交一笔。

这几笔钱,不多不少,能拿的出来,也不会把他的利润全拿走,剩下的也还能维持。

这数量,其实也明显是对方仔细计算过的,什么摊铺什么店,有多少利润,他们差不多是要抽一成,然后这衙门、胥吏、地头蛇,加起来就抽三成了。

虽是在城外路边摆摊做生意,但官的私的黑的白的,那是一点该交的都少不了。

“你男人呢?”怀玉问。

“春耕呢,在家跟我公婆小叔子姑子他们忙着耕田种地,家里还有三个小子,帮着种地和放羊。我们母女六个,则在这里摆摊剁面,赚点活钱补贴家用。”

两大碗剁荞面配了一大份羊肉臊子,武怀玉他们吃的是十分满足,妇人娘几个也是既忙碌又高兴,揉面擀面剁面烧火煮面,一刀又一刀,忙个不停。

那小娃都很懂事的不哭不闹。

这摊子守在环灵大道上,生意不好也不坏,辛苦一些,但也多少能帮衬到家里一些,光靠土里刨食,更难。

家里种的荞麦、蔬菜,家里养的羊,在这里能够变现更多。

武怀玉看着那条环灵大道,虽然灵州闹出了刺客袭击的事,但路上来的商旅货物仍然很多。

颁宁庆道由关中平原进入黄土高原后,主要还是以川道为主。

长安过渭桥后,沿泾河到豳州,这里也刚改名邠州,以免幽、豳混淆,在豳州沿泾河支流马岭河(环江、马莲河),进到庆州环县。

再往北支流减少川道变窄,就不能再沿河川而行,改循山岭而行,还要经过一段瀚海戈壁。

庆、盐、灵三州交界处的青刚岭,是这条路上的关键处,要通过青刚峡,出青刚峡,可往灵州,也可至盐州,还可至原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