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门生故旧在要路(3/4)

而武家除了这义庄外还有小庄,就是各房自己的义庄。

怀玉这支,就有自己的小庄,是怀玉父子兄弟出资捐田设立,在三原、蓝田总计捐田两千亩为义田,三原龙桥修了义学,又建了义仓。

小庄有比大庄更加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有掌庄、主奉、提管、主计、典籍、熟师等诸职位,

又有理事会负责监管,

就算武士恪身为这支房的家主,可他不在庄中任职,也无权插手义庄经营,这其实跟武家现的商业这块是一样的,有专门的经营团队,都是交给管事、掌柜们经营,甚至武家还有个专门的监理团队。

一切有规章可依,就很有序经营发展。

如今许多贵族也都在学习武家义庄的经营规则,

这种义庄的最大好处不仅仅是能够帮助族人,团结族人,他最大的好处在于,捐进义庄的田,不再属于私产,哪怕犯罪抄家灭族,一般情况下这种义田也是不会动的,就跟以前的坟田是一样的。

裴寂这位大唐武国第一功臣,曾经家财何止万贯,良田并不止万顷,但在新皇几轮打击下,现在抄家流放,几乎所有的财产都被抄没了,也只剩下点坟田义庄,据说裴寂的义田不过三千余亩。

如果裴寂能早料到有这下场,估计他捐三万亩做义庄,他都是愿意的。

来家兄弟俩现在都是六品官职,一个是中书通事舍人,一个是起居郎,看似还只是绿袍官,但这两职务却是非常清要之职,前途无量的,两人有武怀玉、秦琼的帮衬,自己又是武德进士,仕途非常通畅。

兄弟俩就一人也拿了五百亩地出来,为来氏建了一个千亩义庄。

义庄这种民间宗族福利组织,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家族信托基金,朝廷对此是十分鼓励的,毕竟帮扶老弱,哪怕只是帮扶本族之人,那也是承担了部份朝廷的社会责任,

如果各个家族都能这样照顾孤寡老弱,那可是能给朝廷减轻很大负担的。

所以义庄是支持鼓励的,虽说有些人提议的给义庄田免税赋什么的没通过,但起码义庄田不会因族人犯罪而没收这条是确定的。

武怀玉的小庄,义田仅二千亩,看着不多,但基本上是京畿之田,这些田的租子收益可是很高的,况且除了义田,武怀玉可是还拿出了一些房屋、磨坊油坊,划入义庄,

现在他们这小庄,也只是管他们这小宗的,也就是武士恪同祖父的那些族人,武士彟武士棱他们已经是武士恪同曾祖的从兄弟了,小庄这边的支房族人不多,武怀玉兄弟都做官,按规章不能从义庄里领钱粮的,

如今小庄的义田、义仓粮每年都在增长,支出却很少,积攒的义仓粮也跟地方义仓、常平仓一样,也会拿来借贷给周边百姓,只不过利息相对要低不少,既能扩大义仓积储备灾备荒,也还能帮助下乡邻赢得好名声,同时也能把存粮更新。

李义府费力的攀附李孟尝、李百药他们,终于如愿进了赵郡李氏的族谱,他入谱前,爷俩就给赵郡李汉中房的义庄,捐了五百亩地,虽说不是京畿之地,是河北的地,但爷俩之前也是过的一般,这还是拜了武怀玉为师,又娶武士逸之女,有武家的提携,让他仕途上通畅,而且还能顺便也跟着武家经营点产业,

这五百亩地,爷俩咬牙捐的,但挺值,毕竟入谱赵郡李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