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牢不可破的盟誓(4/4)

晋国的军队是为了清剿伊洛之戎而来的,虽然遇到了王子述这件事,但是在前往洛邑的路上,顺手将伊洛之戎收拾掉没有问题。

等到晋国军队出现在洛邑城下的时候,整支军队都显得杀气腾腾,这直接吓坏了洛邑之中的贵族。

还好是晋国的军队,这样的军容若是楚国军队,他们立刻就要交出九鼎,摇尾乞怜了。

王子述出现在晋国军中对那些贵族的震撼是极大的,他们没想到王子述才刚刚逃亡居然就能找到晋国作为依靠。

王子述就这样在晋国军队的簇拥之下,来到了他出生的王宫,亦姜陪在他的身边。

他手中拖着苟延残喘的逢集,然后在祖庙之外,砍下了逢集的头颅。

王子述跪在祖庙之前,以献俘的仪式,将姬台的宠臣全部杀死,这是向整个诸夏世界宣告,姬台不配为王。

“二十世孙述,祭告先祖武王、素王,及历代先王。

姬台祸国,违背宗法践踏人伦,却不知道天命昭昭,上天早已厌弃了他。

他失去了天命,上天借助述的身体惩罚了他,最终殂于天中。

这不是述一人能够完成的,想必是有先祖的关照才能成功吧。”

姬述这是要将诛杀姬台的事情从自己的身上剥离出去,凡人怎么能够杀死天子呢?

姬台的死是因为上天剥夺了他的天命,邦周的先王对姬台不满,最终才由自己动手。

做完戏,姬述开始了真正的报复,首先就是姬台的谥号,毋庸置疑的是恶谥,他最中意的就是桀纣这两个亡国之君的谥号。

“荒淫无度曰桀,残暴不仁曰桀,贼人多杀曰桀,贱仁多累曰纣,残义损善曰纣,难道有不适合姬台使用的吗?”

姬述这些话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上,但他还是要说,可见他对姬台的恨意,最终定下桀的谥号。

姬述又道:“这样的贼人独夫,难道能够进入邦周的宗庙,与武王并列吗?

将他葬在荒野之中,然后用五匹马践踏他的坟墓,这样就没有人会给予他血食的供奉了。”

这是真的恨啊,所有人都如此想着。

但不论是重耳还是其他的公卿,并没有觉得姬述这个人阴狠可怕,因为姬述只是单纯的性情之人罢了。

做完这些,姬述眉心之间的戾气明显散去,他握住重耳的手,笑道:“晋公,如果没有您的帮助,寡人难道能面南而坐吗?

受到了这么大的恩惠,难道能不报答吗?

您是晋国的君主,晋国有广袤的国土,犹如皓月,王畿国土狭小,犹如米粒。

但寡人还是愿意将河内、阳樊两地赐予您,若是能让晋国皓月更加闪耀,这是寡人能为诸夏所做的。”

这下重耳直接起身拜倒,感动道:“王上,您的仁德不逊色于古代的圣王啊,有您这样的君主却不辅佐,这不是忠臣该做的。

诸夏列国不用心的向您献上贡品,是应该被讨伐的,臣愿意充当您的御者,为您驱驰战车。”

姬述的慷慨和守诺让重耳感动,他便投桃报李,承诺一定督促诸夏列国按时向王室朝贡。

“晋公,齐桓公昔年攘除夷狄,使诸夏安定,王赐予他方伯和九锡,这是臣子最高的礼遇。

您的品德和功绩不逊色于齐桓公,如果不赐予您方伯之位和九锡,难道还有面目安坐在此吗?”

反正土地都给了,方伯之位和九锡这些,姬述就更加的不在意,直接慷慨的全部交给了重耳。

至此,懿王之后,重耳成为了第二个获得方伯之位和九锡这两件霸主套装的诸侯。

晋国霸业崛起之迅速,让天下诸侯震惊不已。

……

元王即位,感晋文公之恩,施以方伯之位,加九锡之荣,赐河内、阳樊二地于晋。

卿士谏曰:晋公功高,赐以方伯、九锡即可,河内、阳樊,王者之地,失之则周衰。

元王对曰:周室兴衰自有天命,生死祸福操于人手。

生寡人者桀王,活寡人者晋公。寡人与晋公盟誓,寡人王也,晋公霸也,此乃王命,勿要再言!——《史记·周本纪》

这一章有一个大爽点的铺垫哦,可以猜猜,突然发现,其实不写洛氏也是可以讲好故事的~

二合一的大章,今天没了~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