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还政(4/4)

大殿之中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望着洛新,望着那种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但还是精神奕奕的大丞相。

还政之后,您要到哪里去呢?

洛新无视了所有的目光,继续说道:“大政奉还,不是小事,散朝之后开始备礼,陛下加冠之后,立刻还政,拖延不得,众卿可听明白了?”

“谨遵大丞相命!”

还政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在大朝会上一说就完事的,这需要一整套的完整流程和礼仪,当然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还是为了在天下人面前保证神圣的感觉。

散朝之后,洛新在大殿之中所说的话,就如同一阵风一般,瞬间传遍了整个大汉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然后就是无数的剧震,天下的风云都仿佛在瞬间变幻着,这不是夸张的意思,而是真的所有人都知道,洛氏的时代要结束了。

而且是洛氏亲手结束了自己在大汉的煊赫。

在家族进入了权力的巅峰之后,从英侯开始,整个洛氏都开始离开权力的核心。

洛新无视了这些纷纷扰扰,在没有还政的这些时日之中,他依旧按部就班的处理政务,洛辰同样依旧跟着自己的兄长,寿光侯府同样准备回到山东的封地了。

等到洛新还政之后,洛辰就会立刻辞职,离开大汉权力的核心层。

就在这种氛围之中,刘恒在无数人的期待之中,迎来了他的加冠礼,因为他已经没有父亲,所以他的加冠就由代为照顾他的洛新来主持。

这也是刘恒主动要求的。

————

“道德是珍贵而又容易破碎的东西,它的建立需要整个社会的持之以恒,它的破坏却只需要一念即可。”

笔者无限的认同这句话,政治底线与原则同样如此,整个周王朝的从治到乱的过程,就是一个政治底线与原则不断被打破的历史,笔者研究历史时就关注到,在战乱时期,只有以洛氏名义主持的会盟,才具有较为长久的效力。

在那个礼崩乐坏,国与国信义不存的时代,“洛氏守信义”是一条深深埋藏的潜规则,洛氏始终坚守着最后的底线。

东阿侯洛新的还政是汉王朝时期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它长时间的影响着整个汉初的政治逻辑,提高了整个汉王朝初中期的政治底线和政治互信,整个诸夏世界仿佛从春秋战国无数的弑君血案之中恢复了过来。——《汉王朝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