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394 集体雪崩(4/5)

    宫毓珊有些难过,自己似乎意识到电影不止如此,但她还是太过年幼,无法理解,这让人有些沮丧。

    理解更进一步的观众,精英阶级总是用各式各样的道德标准确立自己的精致生活,然后居高临下地谴责那些无法达标的人们,但其实呢?“在本能面前又有谁能够继续保持清高呢”、“永远不要小觑人性”、“结尾就是妻子的道德困境,她那么迫不及待地道德绑架丈夫,现在就轮到她了”。

    江士奇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如果电影止步于彩蛋前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瞄准婚姻关系的故事,巧妙地展现出两个人的权力转变,最精巧的设计就是马文崩溃大哭、陶丽依旧拒绝原谅之后的那次滑雪,因为马文“拯救”了陶丽,所以家庭重新恢复平和。

    这无疑是讽刺的,因为陶丽还是需要自己得到安慰才能够原谅,并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为了孩子。

    而电影爆出彩蛋之后,马文和陶丽之间的关系对比就能够摆脱婚姻关系的框架,更进一步上升到道德困境里,这也赋予电影更多延伸的解读空间——

    比如,那两对情侣。

    尽管出场戏份不多,但在结局如此重要的篇章里,陆潜依旧分别给予他们镜头,并且精心设置了他们的反应,这些细节对于婚姻关系、情感关系面临道德困境的状况都有着重要补充,值得细细解读。

    理解加深一些的观众,当我们面临困境的时候,往往都只能从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体验出发去思考问题,就好像陶丽一样,无数人都认为,自己面临雪崩的时候肯定绝对一定百分之百不会像马文那样,于是,他们无法原谅马文,甚至是鄙夷马文的。

    事实却是,只有当自己真正面临相同困境的时候才能够知晓,自己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假设性问题”就好像纸上谈兵一般,人人都可以说得非常漂亮,但投入实战的时候,却往往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