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1340 在商言商(3/3)

    “归根结底,这部电影的核心魅力还是来自死侍,那些打破第四墙的表现手法在流媒体观看也没有影响。”

    “所以,我会建议,院线上映六十天,然后就上线流媒体。也就是说,六十天后,观众可以自由选择院线和流媒体观看,如果院线不再安排大荧幕的话也没有问题。”

    原来如此。羓

    又或者说,原来还可以这样。

    现在宁冶终于明白陆潜的全盘计划了。

    宣布“离开的女人”在院线和回声同步上映就是一步棋,丢出一个重磅,蛮不讲理地打乱所有人的计划,制造混乱。

    此时,院线联盟被愤怒冲昏头脑,却又无法统一立场,一些判断和决策往往就可能出现滞后性。

    这一点点滞后性以及利益分歧,就将成为蓝鲸影业的突破口。

    蓝鲸影业只需要从一家或者两家院线入手展开谈判:

    其实,事情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一切都还有商量余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签署不同的搭配协议并且安排不同分红协议,接下来就是慢慢扯皮拉筋。羓

    简单举一个例子,如果单独在院线上映或者彻底无缘院线,那就没有必要讨论,一切都按照现有模式,重点在院线和流媒体一起上映的那些作品。

    一部电影,只在院线上映两周,然后流媒体就上线,那么院线、电影公司、流媒体的分红就需要调整。

    这里随便列举一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数字,比如前两周的票房分红,院线拿80%、电影公司拿20%;两周之后的票房分红,院线拿40%,并且每周递减,电影公司则每周递增。

    另外,两周之后,电影公司和流媒体的收益分红另外讨论。

    以此为基准,流媒体上线之前在院线上映的周期越长,那么院线的票房分红比例就越低,逐步类推。

    就好像陆潜刚刚随口举的例子:

    假设“死侍”在院线上映六十天,那么这六十天里,院线票房分红可能是60%;六十天后,“死侍”在流媒体上线,院线的票房分红则落到30%以下。羓

    阶梯式分红,一切都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