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1/5)

有了好兆头后,后面的路走的也越来越顺畅。

陈忠文在县城租的门面做了香菇干货店,货源除开来自自家和香菇基地外,也有从村里其他家家户户收的货。

不过现在不需要陈忠文自个儿骑着摩托四处收了,是香菇基地的名声做出来,那些种植户自个儿送过来的。

他们在县城有门店,可以直销市场,不需要层层割韭菜来压价,所以即便陈忠文从中赚了钱,但给出的价依然比其他贩子和干货站给的高。相比之下,便更愿意往陈忠文这儿送了。

这样一来,就有了个问题。香菇基地收的香菇,要怎么给运到县城?

东阳镇是县辖内较偏的一个镇,距离县城要多个多小时的车程,还都是绕山的公路,搭一趟车两个小时,十八弯的盘山路能把人甩晕,至于他们村连水泥路都还没铺上。

平日里的出行就是靠摩托车,上街采买东西多的话就用拖拉机。

可去县城不是上街,运到县城的店面可是有着近百公里路,这些香菇要是靠拖拉机突突的慢悠慢爬,忽略不计途中的那些陡坡,估计早上出发的话,到县城能赶上吃晚饭。

一句话,不实际!

于是,对于合作社第一笔收入的去向,立马有了规划。

二伯陈忠华有工作,所以也就二妈彭兰兰一人入了合作社,小姑陈彩霞和姑爹魏宏民都入社了,魏宏民本来一直说自己不愿算人头,他一个路都走不了的人,帮不了什么忙,平白占一份实在不像话。

陈忠文好劝歹劝,最后拿成立最低五人的硬性规定才劝动了他。

某天晚上吃过饭后,三家六口人一起坐着开了个小会,大家共同商量后一致决定买个农用车。

以后就由陈忠文负责开车将香菇运往店面,魏宏民在县城守着门面,胡艾梅彭兰兰和陈彩霞则在家顾棚里的事儿,在香菇修养期时,还可以开着车带他们去县城遛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