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169章 书院之喜(2/4)

    朱棣一怔,“咱使何计谋了?”

    郭安道:“本来殿下在北平府大肆建书院,有拉拢北方士子之嫌疑,会让使人忌惮。

    但是,现在当着一众人面的面,将京师那些大臣都狠狠骂了一遍。

    如此,南方那些文臣与士子们,都会不待见殿下,而殿下也就不会被人忌惮。”

    朱棣脸色一凝,“咱只是建个书院,如何能值得被忌惮?”

    郭安缓声道:“殿下,书院会有大儒,日后会有千千万万的文官与士子受殿下恩惠……”

    朱棣洒然一笑,便盯着郭安一脸肃然道:“郭卿你多虑了,莫说一座书院,哪怕是十座书院,父皇与皇兄都不会猜忌咱。

    而咱也绝对不会有不该有的心思,郭卿也不可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郭安连忙笑道:“殿下,微臣此生都会将精力投于匠造之上……”

    “甚好!”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

    两个日后。

    京师一众来客也都离去。

    燕王府内的那些大殿内,又多了近万本各类典籍。

    随后几日,又从顺德府来了一辆辆马车,上面也是上万本书籍。

    朱棣不由满心大喜。

    而郭安,也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些书籍便是证明,北方一些读书人,甚至是大儒对书院的支持。

    ……

    时光荏苒。

    燕王府大殿内书籍,已经堆积满脸三座大殿。

    而在北平府西南五里外,一座规模宏大的书院,也缓缓的建造起来。

    同时,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都前来北平府。

    在看到那逐渐起来的书院之后,一个个都满脸喜色,随即便都是奋笔疾书,告知一众师友。

    随之,一些大儒也逐渐来到北平府。

    自然而然,身为郭太史的后人,燕王府长史,郭安便负责接待起来这些大儒与乡野大贤们。

    而这些大儒与乡野大贤一集合在一起,便开始对书院各种审视,尤其是对于郭安。

    “郭小子,不知燕王殿下创建书院,是为了作何?”

    郭安恭恭敬敬回道:“燕王殿下别无他想,只想富民强国,让北平府上上下下所有百姓皆可识字,让所有百姓都可脱离愚昧……”

    “那燕王殿下准备如何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