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封侯(2/2)

最后,他立下的功勋也确实足够多,足够大。

屡次大败妖蛮不提,只是在归墟之地,一口气屠了诸多石灵族天骄,将他们杀的近乎断代这一点,所得的功劳就已经足够姜黎封侯的了。

这里有一点要说,大商与周朝不同,在大商,爵位只有公侯伯三个,而非公侯伯子男五个。

同时,公侯伯三者,在地位上并没有什么分别,是平等的。区别在于身份,或者说与天子的关系远近。

前朝王室,三皇后裔,会被封为公爵,是天子的宾客,而非臣子,无需向天子纳贡。

听起来是很好,可实际上,公国一个比一个弱,当年被封爵时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几乎没有任何的发展。

高贵的身份,注定了他们发展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然,他们要是过于强大了,就会威胁到大商的地位。

至于伯爵与侯爵,区别更为明显,忠心大商的诸侯,皆是侯爵。而那些迫于大商的压力,不得不臣服大商的小国,就是伯爵。

伯爵所统之国,又被称为方国,意为四方之国,距离大商较远。

而四大伯侯,实际上就是四方之国的领袖,代替大商管理这些伯爵。

听起来,公侯伯三国,是公爵地位最高、侯爵次之,伯爵再次之。实际上并非如此,是谁强谁的地位高。

伯爵不如侯爵,无非是伯爵普遍不如侯爵强大罢了。就像西伯侯,他是侯爵,可很多公爵都不敢得罪他,就是因为周国足够强大。

黎国所在的区域,距离大商极为遥远,按理来说,是要被划入方国范围的,姜黎也该封为黎伯。

可又因为,姜黎乃是帝辛一手提拔起来的,出身很正,是他嫡系中的嫡系。所以,帝辛要为他封爵,就只能封黎侯。

一旦封黎伯,就等于是告诉全天下的人,他和姜黎的关系并没有世人所想的那般紧密,姜黎并非是他的嫡系。

帝辛疯了,才会这么干。

“侯乃帝之羽翼,大王封你为黎侯,可见对你的期望。”

沉默许久,辛城御史继续说道。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姜黎,他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可话到嘴边,却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只能说正事了。

辛城御史自闭了,姜黎太优秀了,优秀到他只是见了,就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两人初见时,姜黎不过一小吏,他则是辛城御史,执掌偌大的辛城。而如今,姜黎封侯在即,可他依旧是辛城御史。

这变化,真是不提也罢。

“大王的期望,我自是知晓的。且我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大王的提拔,大王知遇之恩,姜黎一刻也不敢忘。”

心知辛城御史的主责,乃是为帝辛收集附近的消息,姜黎回过神来,极为正色的说道。

他这也不是伪装,而是真心话。若非帝辛大力提拔野人与奴隶,现在哪有他出头的机会。

这是大恩,他一定要报的。所以,他才会死咬着周国不放,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大商。

“你的忠心,大王是知道的。先前若非你献策,大王岂会如此简单的,就化解了周国的威胁。”